❤
写这篇文章时,距离2018年结束还有两天,本以为会赶在2018结束,在公众号上更新,但修改了一遍又一遍,始终觉得不满意。
后来,有了放弃让这篇年终总结与大家见面的念头。于是,赶在2018年的最后一小时,在公众号上发了两句话:“再见了,2018!断断续续写了好几天的年终总结却还是不满意~”。
打算就这样寥寥草草的和2018告别,将这篇没有修改好的年终总结永远的搁置在wps中。
本以为不再修改、不再翻看这篇年终总结,就会开启新的一程,可我发现自己错了,不好好和过去告别,根本无法拥有一个崭新的开始,甚至是多了几分挣扎感。
❤
在打理自己的方寸之地时,我突然意识到,并不是自己对文章真的不满意,而是因为自己内心乱糟糟一团,对满意也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只能靠一时的心情来决定。
人们经常用满意来形容主体对客体的一种态度,而主体对客体的态度,很大程度上投射了自己的内心。一旦内心没有处在一种很舒服的状态中,那就根本无法谈及对心外之物的满意了。
一切新的开始,应该是以好的状态为基础。告别也真的不是一句再见那么简单,应是打心底理清那些琐碎的过去,理清那些复杂的情绪。所以,这篇迟到的年终总结还是和大家见面了。
❤
2018年似乎比任何一年都过得快,明明记得和朋友们见面是昨天的事,可日记中却清清楚楚的记录着1月的某日见了友人某某,2月的某日和好友几人约了饭。
这一年我的很多同学朋友结婚了;这一年闺蜜和我从相距几百公里到几千公里;这一年我二十出头的朋友因为疾病离开了我们;这一年我对生命有了新的体悟……
正是这无数个平淡、琐碎而又不平凡的瞬间,拼凑成了我的2018,它并不完美但却是我生活的全部。
❤
关于旅行
这一年我带爷爷去了桂林、佛山、广州、珠海、长沙五个城市,深圳也在计划中,后来由于身体原因不得不取消。这趟旅行历时两周(在正常教学周能有这么多时间去旅行,要感谢teacher liang)。
我对热门景点并不感兴趣,但因为带着老人,所以那些有名的景点都打卡了,旅行全程我是爷爷的专属摄影师。
虽然这趟旅行是打卡式的旅行,但还是有很多美好的意外。其实,整趟旅行最好玩的莫过于观望爷爷的成长(后面专门写一篇文章)。
关于学习
这一年所有的精力几乎都放在了学习上。从宿舍到校外的合租,从教室到图书馆,从春天到冬天,唯一不变的就是学习。
为了学习牺牲了所有周末、暑假,牺牲了大学唯一一次的实习时间,牺牲了所有的娱乐休闲时间……
为了考研,用尽了全部的气力。第一节考试是政治,剩三十分钟时我还有三道大题没写。那一刻,窒息般的绝望,因为我知道就算乱写也写不完了。
在2018接近尾声时,一场考试浇灭了我所有的希望。残酷吧,好像有点,可这不就是生活的本来面目么,所有的结果你都得全盘照收。
关于人际
这一年,无论是在亲情、友情或是师生情方面,我都比以往感觉要舒适得多。
这一年我不再是那个会因为友谊而哭鼻子的小女孩。我变得越来越理性,这种理性并不是圆滑与世故而愈加真诚,但这种真诚只是对待值得的人。
不强求、不放弃、不刻意,这是我所理解的对人际关系的态度。
关于自律
自律,这个词分开来讲就是自和律。自指自己,律是指规律、法律、纪律等对人们具有约束力的条条框框。
很多人对“自律”有所误解,他们认为自律是用条条框框来限制自己,是自我压抑的结果。但其实自律不是个体被动的被条条框框所限制,而是个体主动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条条框框、规律。
这一年,我体验到了自律所带来的幸福感;这一年,把自律变成了一种习惯;这一年,我对自律有了新的体悟。
我慢慢的觉得最大的自律就是吃好一日三餐,按时起床、按时休息。
主动即机会,自律即自由。
关于爱好
这一年忙于学业读的课外书少之又少,日语、韩语也忘得差不多了。公众号停更了三个多月……很多喜欢的事情都没法做。
可幸运的是,我停更了那么久,你们都还在原地等我。最让我感动的是,尽管那么久没更新,却依旧有新的读者关注我,依旧能收到其他公众号的转载申请。
越来越发觉,爱好就像是逃离雾霾严重的城市,去空气新鲜的乡村短暂的歇息。
❤
我在2017年的总结中写的:“我的2017一直在路上,我的2018也将会在路上”,2018没有什么突出的成绩,但却一直在路上,不断地刷新自己、重建自己。
电影《阿甘正传》中有一句台词“shit happens” 意思为:人生偶尔会有不顺遂的事发生,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这一年,努力过、焦虑过、绝望过,可那又有什么。新的一年来了,全新的自己还会远吗?
“你定义你,你塑造你,你成为你”这句话送给正在默默奋斗的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