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爱好者参照韩鹏杰教授的《道德经说什么》和大家一起每天学道德经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不崇尚标榜贤才,使民众不起争心;不炒作炫耀难得的货物,使民众不去做盗贼;不展现能引起人私欲的东西,使民众心不受惑乱。所以圣人的治理,使民众虚心、饱腹;减弱民众的欲望,强壮民众的身体。使民众常保持无知无欲的自然淳朴状态,那些诡计多端的人就不敢耍诈。以无为来治世,则没有治理不好的。
这一章我一开始读的时候是有些疑问的。个人感悟及疑问如下:将这段话放在老子当时所在的年代,我是可以理解的。那时候战争不断,人民生活水深火热,民不聊生,各诸侯国都想争霸权,贤才被统治者招过去,当战争的参谋。所以老子提倡“不尚贤,使民不争”那我们如今的社会,和平稳定,如果不尊重贤能的人,这社会会不会没有进步,停滞不前呢?
尚贤,就会有标准。有标准,人就会投其所好,按照这个标准装扮自己。
韩老的解说是:真正有才能的人是不屑于按照你那个标准来给自己按照你那个去剪裁的。
我的理解是:在当今社会尚贤还是要尚的。没有统一标准的话,那如何录取人才呢?向过去靠别人去推荐吗?那标准又是什么呢?那样的话,推荐人和被推荐人关系好,是不是他就以权谋私,推荐没有这方面才能或者才能不是太好的人上呢?有些人才华横溢,有才有识,但是因为各种原因,不被推荐人知道,那不是就错过了展现自己的机会了吗?还有高考,虽然有它的弊端,但目前算是最公平的一种录取人才的方式了。尤其是对底层老百姓的后代。如果高考取消,恢复推荐上大学。那可以这么说,真的是寒门再难出贵子了。
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录取人才。人才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去要求自己的,别的方面再自己去修为。比如我们上班工作,有一项专长。在下班后,业余时间丰富自己的生活,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再去深造。比如健身啊,琴棋书画啊等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当今社会,攀比严重。虚荣心都有。口红要牌子,涂起来才带劲,比如迪奥。买手机,有人宁愿卖肾去买苹果手机;背包要LV,还不止一个。多人拼团拍照,只是因为这样想挤入富人圈的假名媛。
“常使民无知无欲”那这样人会不会不思进取呢?
后来我们的朱红东费心费力,在百忙之中写了千言篇章来解我心中的疑惑,感激之情无以言表,受益匪浅。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啊!一刷下来,猛拍大腿,我浑浑噩噩竟然忘了天道!天地无私,在尊崇天道的前提下做人做事,积极进取,减少欲望,尽人事知天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功利心少一点,不钻牛角尖,不做损人利己的事,遵纪守法,互帮互助。不是为了炫耀而炫耀。不要过度追求物质,真正做到断舍离!
老子不为名利,一心为苍生,却最后名震天下,为后世万代的人所敬仰。真正做到了帮助了他人,成就了自己,“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