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德经》的内涵
《道德经说什么》的作者是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的韩鹏杰教授,他认为如果大家因为《道德经》太难懂了,而与之失之交臂,就是一种莫大的损失。因为它包含了太多的人生智慧,比如,哲学家可以从中洞悉宇宙天机,军事家可以从中参透兵法百道,政治家可以从中学习安邦定国等。
于是韩教授特意写了此书,以原本古籍为基础,用“以经解经”的方式进行解读,帮助大家真正地读懂《道德经》,理解老子思想和中国文化,并解决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老子说的道,是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至日常工作和生活都要遵循的准则和边界。
韩教授是通过一个形象的例子,向大家阐述“道”的几个内涵。假设“道”是一条道路,那当我们走在上面的时候,最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方向和目标。不管我们走在什么道上,都要先确定自己的方向和目标,没有方向就叫“迷路”,没有目标就叫“流浪”。因此,“道”的第一重内涵是方向和目标,因此,我们必须走在正确的方向上,知识才能起到正面的作用。
既然是道路,我们就得遵守道路上的交通规则,比如在有斑马线的地方,司机减慢车速礼让行人,是一种境界。因此,“道”的第二重内涵就是规则和境界。
假如我们开车走在山间的羊肠小道上,最需要注意观察什么地方呢?当然是路的边界了,因为只要是道,就会有边界,边界之外就是深渊,就是岐路,一旦你非要闯过边界,轻则伤筋动骨,重则车毁人亡。因此“道”的第三重内涵是红线和底线。
接下来,大家一起看“德”这个字的写法,先是一个双立人的偏旁,接下来该写右上部分的十字,好像我们一起走在道上,走着走着遇到一个十字路口,面临人生岔路的时候怎么办?下面就是一个横过来的“目”字,“目”字在古时候就是横过来写的,叫做“横波目”,后来才逐步演变成现在竖起来的样子。就是说,只要眼睛紧盯着前面的道,大家同心同德,一心遵循这个道,就不会走上歧路了。
因此“德”就是让我们按照道去做。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你按照道去做,就是有德之人,就会得到大家的支持和信任。但如果你反着来,就按照轨道走,就出“出轨”,就会遭到大家的反对和唾弃。
老子写《道德经》的真正用意,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如何按照“道”的要求去做,成为一个“有德之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