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这个词很早就听说过了,但一直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我们这代人受的教育只是现代教育,关于国学方面完全缺失的,以至于在中国文化史上这么重要的一个概念居然完全不理解。不理解就不理解吧,便也懒得去查究它。就算去查了,也于己无用。所以,虽然知道这个词,但只能从字面去了解,其内涵却无从窥探。
记得在一本书里读到过王阳明格竹子的故事。明朝心学大师王阳明在年轻时也是一位标准的儒学信仰者。有一次,他在拜访了当时一位著名理学大师娄谅时,娄谅向他讲授“格物致知”之学,他听了之后很喜欢。于是他遍读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所谓“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学说。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他开始在后院的竹林里“格”那些郁郁苍苍的竹子。“格”了三天三夜的竹子,可是什么都没有发现,自己却因此大病了一场。从此,王阳明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既然从“物”中格不出什么东西,那就从“心”中格出道理吧,最终却成就了他心学。
看完这个故事后,我隐约理解了“格物致知”的意思。就像《现代汉语词典》中将其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推导事物的品质,从中梳理出规律及认识,最终让自己拥有这形成的新知识。古人从“水”悟出了“柔弱、处下、不争、包容”等品性,“格物”的过程完成了。“致知”的过程就是让人们去学习并掌握这些好的品性,当拥有了这些品性后,“格物致知”才算真的完成。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按照儒家思想,这八目是个递进的过程。格物后才能致知,致知后意就诚了,诚意后心可以正,心正了家就治理好了,家治理好了就可以治国,最后管理天下。这正是儒人念念不忘出仕的源头,也正是他们追求出仕的步骤。
“平天下”是儒者的最终追求,“匡扶正义、兼济天下”也成了历代学子的为学初心。历朝历代,特别是在朝代的末期,总会出现一些学识很高却品性很差的官僚。他们为学之初肯定也是抱着“匡扶正义、兼济天下”初心,但为什么最终却走向了相反方向?《礼记‧大学》八目的步骤层层递进,如果每步都做得踏实,肯定能不忘初心,完成自己的理想。文化的传承使知识更加深厚,而深厚的知识却让后来的学子懒于思索。慢慢的,“八目”并重的格局发生了变化,若出现一心只求“平天下”而忘记了“格物”,那么,嗟来之“识”学习得多了,方向自然也就偏离。
我们现在都在谈“不忘初心”,古人的实践证明,“初心”是极容易被忘记的。历史已经过去,事物总在发展,在追求“平天下”的过程中请牢记“格物”。
“格物致知”的思想传承了2000多年,已经深深融进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我们总能从事物中感悟道理,最终达到天人合一。好了,“格物致知”!这会,我的电脑桌面上的玻璃瓶中插着几根绿萝,让我去把它“格”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