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七章 诊法学说7-闻诊、问诊

第七章 诊法学说7-闻诊、问诊

作者: 严维红 | 来源:发表于2020-06-13 22:53 被阅读0次

闻诊与问诊,亦是《内经》诊法中不可忽视的两大内容。

1.听声音,嗅气味

     《素问.脉要精微论》云:“中盛藏满……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 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 仓廪不藏者,是门户不要也; 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它指出,病人腹中气盛胀满,说话的声音重浊不扬,这是中焦被湿气阻遏了说话声音低微,气不接续,喃喃自语,这是中气错乱了。脾胃不能藏蓄水谷之气而泄利不禁,这是胃肠道 的门户失去约束了。小便失禁,这是膀胱不能闭藏了。文中所举声音低微、断续不接司虚证; 声音高亢、狂言乱语属实证; 声音重浊不扬属中焦湿遏证。这些论述,都为后世闻诊听声提出了辩证先例。《素问.腹中论》云“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又提出了闻诊嗅气味的辨证先例。

2.问病情,审病因

      《内经》十分重视问诊,《灵枢.师传》强调:“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问所便。”如果不注重问诊,便是医生诊治疾病中的一大过失。《素问.征四失论》特别提出告诫:“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为粗所穷。“通过问诊,可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情况,现有的症状,病人的喜恶以及与疾病有关的其他方面的情况。《素问.疏五过论》明确指出:”凡欲诊病者,必问包含起居,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凡诊者,必知终始,有知余绪,切脉问名,当合男女,离绝菀(wan)结,忧恐喜怒,五藏空虚,血气离守,工不能知,何术之语。”原文说,诊察病人必须询问病人的包含饮食居处情况,以及暴乐暴苦等精神刺激情况。因为这些因素都可以损伤人体精气,使精气衰竭,形体败坏。暴怒可以损伤肝阴,暴喜可以损伤心阳。原文又说,凡是诊诊治疾病,必须问清发病的起居和病程的经过,才能察知疾病的本末。在切脉问病时,应当分别男女性别,了解病人在精神上有无生离死别,情怀郁结,以及忧愁、恐惧、喜怒过度的情况。因为这些因素可以损伤,使五脏空虚,血气离散。作为一名医生,如果不知道这些,还有什么技术可言呢?《素问.三部九候论》也指出:“必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而后各切循其脉,视其经络浮沉,以上下逆从循之。”它仍然强调,必须详细询问病人的的起病情况和现有症状,并需分部切脉,观察经络的浮沉。然后才能确定正确的治法。上述可见,《内经》非常重视问诊,问诊乃是了解病情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在诊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关文章

  • 第七章 诊法学说7-闻诊、问诊

    闻诊与问诊,亦是《内经》诊法中不可忽视的两大内容。 1.听声音,嗅气味 《素问.脉要精微论》云:“中盛藏满……...

  • 光明中医网校教材《中医药学概论》第五章:诊法(一)

    第五章 诊法 诊法,是通过望、闻、问、切四种诊察和搜集病情资料的方法。诊法主要是望、闻、问、切四法,又称四诊。 人...

  • 中医诊法之闻诊

    闻诊包括听声音和闻气味。运用听觉和嗅觉,通过对病人发出的声音和体内排泄物发出的各种气味的诊察来推断疾病的诊法。 气...

  • 移动医疗产品设计之问诊咨询

    按照一般对移动医疗产品边界划分:诊前-诊中-诊后,问诊咨询是移动医疗产品承接预约挂号由诊前向诊中进行深入的产品。作...

  • 中医学专业毕业实习岗前培训的内容

    1.中医临床基本技能 中医:中医脉诊、舌诊、问诊技巧和中医内、外、妇、儿相关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刺法、灸法等。 西...

  • 贝叶斯产品计划

    1、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只做舌诊、手诊、问诊三条线。 2、五一后重点去落地舌诊和手诊,与慧虎手诊,机器人厂商联合,在商...

  • 中医诊断学

    望诊、闻诊、舌诊、脉诊、八纲辨证,六淫、气血津液辩证

  • 面诊

    面诊 面诊,即医生运用望、闻、问、切四诊法来对面部整体以及面部五官进行观察, 从而判断人体全身与局部的病变情况。所...

  • 舌——人体最重要的报病器官

    相信许多朋友都有经验,就是去看中医的时候,舌诊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问诊内容,因为一般而言,舌诊比脉诊更为容易辨识,舌诊...

  • 这篇详解左右手诊脉要点,告别脉诊小白!

    导读:诊脉是通过按触人体不同部位的脉搏,以体察脉象变化的切诊。脉诊分为遍诊法、三部诊法、寸口诊法,我们最熟悉、临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七章 诊法学说7-闻诊、问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qsz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