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这篇文章能教会成年人该怎么学习

这篇文章能教会成年人该怎么学习

作者: 哲新ii | 来源:发表于2022-03-30 17:07 被阅读0次

    要不是因为穷,如何逼得自己一身才华。——鲁迅/丁

    今天谈学习,学习涉及的面太广,以我的水平一篇文章不可能讲透,但我仍可以聚焦某一部分,就是把学习中最重要的那部分,即从“学习的目的”开始倒推,争取不超4000字,因为超线后篇幅越长,对专注力的考验越大,阅读的完读率越低,后面的内容写了等于白写

    学习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能解决问题是一个人最大的竞争力和软实力。为用而学,学以致用,这样有目的学习效率最高、学习价值最大反之,如果学到的知识没办法用,浪费的这些精力和时间,还不如玩游戏让自己快乐下。

    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两种,一种是记忆能力,一种是学习能力。记忆并不是学习,但是很多人却在用记忆的方法在学习,就是因为没有分清两者是两种并列而不同的能力。分述如下:

    第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记忆能力”。

    遇到问题时,如若你之前面临过相同的问题,并且有过明确的答案,同时你还能清晰地回忆起答案,这时解决问题考验的能力叫“记忆能力”。

    比如你知道某把锁需要哪把钥匙才能打开,哪个菜市场能买到最便宜的菜,记忆能解决问题的前提,首先是经历过,所以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俗称“经验”或“阅历”。

    能用回忆解决的问题都是“点对点”的,就是一个问题对应一个“经验”,一个人没有相关的经验和阅历,就很难一下找到解题的思路,所以一旦一个人经验足够多,甚至吃过的盐,比另一个人走过的路还多,那这个人在解决特定问题上,必然有绝对的优势。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为什么牛,他仅参阅的历代医药等方面的书籍就有925种,并去各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历经27个寒暑,才整理完成那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就这病症、药草和处方的阅历,你说看病能不药到病除?他问诊只有一个感受“这个我会,那个我也见过。”

    但是这种依靠“记忆”和“阅历”解决问题的局限性也很强,主要存在两个局限:一是记忆容易发生遗忘或失真,人最擅长的就是遗忘,而且回忆很容易发生扭曲,是特别不靠谱的东西,所以最好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好在以后翻阅;二是阅历有限,所有问题都遇到过的可能性为“零”,人的一生根本无法集齐所有问题的解。

    所以我们需要学习能力。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小学容易拿满分而初中却很难?并不是因为不努力,根本原因是考验的能力变了,是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的不同

    小学那些依赖记忆力取得好成绩的孩子,容易形成路径依赖,其实不利于初中的学习,他们一旦成绩下降,总以为自己努力的不够,更加拼命的去记忆知识,其实方向搞错了。万千智慧始于记忆,而成于学习。

    第二种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分两种,一种是发散能力,一种是概括能力,分别是“把书读厚”和“把书读薄“的能力。

    ——发散能力主要是类比能力。类比能力又分两种形态,一“高”一“底”。学习的底层是类比,学习是新、旧知识建立连接的过程,新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学习者头脑中原有的知识为基础,就好像建楼,你要建到99层,下面必须有98层做铺垫,而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就是不断累加底层知识,一步步缔造知识的大厦。

    很多人学着学着掉队了,就是因为基础知识不牢,导致上层知识越学越费劲。

    知识神经元的链接

    你肯定不知道“安东奇恩潜能”定律是什么,因为你大脑中根本没有任何能跟这个概念建立联系的背景知识(底层知识),所以这个什么定律的概念在你眼中只是6个汉字而已。你不用费力去查,你即使百度也搜不到,因为这是我胡乱打的字。

    现实阅读时,字都认识,就是读不懂,就是欠缺太多背景知识的原因,所以你要先去学习和了解书中的那些概念和名词。要知道,读出“天书”的感觉,原因不是笨,是知道得少。相反,背景知识逐渐丰富的效果,就是阅读速度开始提速,所以见多识广。

    电影最爱天书式的板书

    重点来了!高级形态的学习技巧也是类比,这种高阶的类比能力功效体现在两个方面:

    O一方面是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学习。“类比”经常以“比喻”的形式出现,注意,类比不是一种表达能力,而是学习能力。当你真正深度思考和掌握了一个复杂的概念,你就能想到一个精妙的比喻来四两拔千斤,所谓“无类比不学习”,能比喻,就能抓住问题的本质。

    有人问小米的联合创始人刘德,“为什么小米越来越像杂货铺,连生活周边的毛巾、牙刷、电插座都卖?”

    刘德回答,小米在做“烤红薯生意”。意思就是饭做熟了后,趁柴火和炉子还有余温,把红薯扔进去,余温就可以把红薯烤熟,小米每天的流量那么大,靠余温就可以卖很多周边的产品。

    这是“小米”

    简单一个比喻,是刘德对小米商业模式底层逻辑的清晰思考后,得出的答案,而且寥寥数字,说出来都懂,这就是思考和类比的力量。智者抽丝剥茧抓本质,所以一句“类比”助人清晰内涵;愚者十句有九句废话,最后搞得人云里雾里。

    你如果能用比喻和类比清晰阐述一个概念,八成是学习到了概念的要领。

    O另一方面是能让知识用起来。类比使学习到的知识具备了迁移能力,有这样一个问题:

    一位肿瘤病人需要进行放射治疗。如果医生要想消灭深藏在体内的肿瘤细胞,就需要使用高强度射线,但是被射线穿透的健康细胞也会被一同杀死。但假如为了保护健康细胞而减弱射线强度,却又杀不死肿瘤细胞。请问医生该怎么办呢?

    有没有什么思路?不急,先听个小故事:

    一位将军要率军攻下一座城池,他必须兵分几路,从不同的城门进攻, 因为让全部兵力从一个城门进攻,就会压垮护城河上的大桥。

    有没有什么感觉???没有的话再来一个:

    消防员们想要扑灭一场大火,如果所有水枪都从同一个方向喷射,那么水枪巨大的反作用力会使消防员难以控制;因此消防队员们需要用好几把水枪从不同方向喷水,保证灭火水量的同时又把反作用力控制在了合理的范围之内。

    有没有灵光乍现?或者是一开始你就已经想到问题的答案。

    其实两个故事都在引导你去得到放射治疗问题的答案:医生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同时用几束强度较弱的射线集中照射肿瘤细胞。恭喜你喜提问题答案,知识迁移成功。

    这种知识的迁移能力,就是类比,就是举一反三,就是触类旁通,就是悟性,就是你解决生活难题的真本事。

    有些人阅读了很多书,只是在理解知识的“文字描述”或者概念的“文字描述”,这种浅层次的阅读理解只能算是“识字”,其实并没有进行真正的思考和学习。学习是要改变大脑链接的,读明白只是一种大脑调用原有知识对视觉输入的条件反射。

    简言之,你路上遇见我,你一眼就认出我,哲新同学,你认识我就跟认识那些文字一样,然后你不会把这叫做学习吧。

    生活中,我们每学到一个感觉有用的知识点或者概念,就应该停下来去主动找联系,要主动思考这个知识和概念能用来解释哪些生活中已知的现象和问题;主动问自己这个知识和概念能如何运用到生活和改善自己的行为上去。

    阅读时被某个知识点或某句话触动的时候,必须停下来!你必须仔细弄清楚为什么会被触动到,这是你最高效学习的机会。你现在可以还不具备知识迁移的能力,但是你必须具备迁移的意识,能力是可以慢慢培养的,前提是你在“有意识地”进行训练。

    但是也别“牵强附会”,这需要你强大的觉察力去辨析知识间的不同,当然觉察能力不会在这做重点叙述和强调。

    ——概括能力就是归纳能力,是特殊到一般,归纳是在有限的“经历”和现象中,体会到问题和答案之间存在的“关系在总结提炼后得出的“规律”,利用这个规律,便可以解决人生“未见过”但归属同类的问题。那些不去找、或找不到规律的人,什么题都是新题。

    归纳将各种知识点浓缩到一个点

    学习习得“规律”后,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把所有之前记忆过的例子和点对点的答案全部遗忘掉,所以归纳的作用在于压缩记忆信息。如果只“学习”不归纳,一个人真的会把脑子塞满,这种学习俗称“填鸭式”或“机械性”学习,毫无人性可言。

    归纳的人在做思考的游戏,体验知识的芬芳,而“填鸭式”学习的人却给大脑上刑,如下:

    归纳能力在我之前的文章里多有涉及,因为归纳能力实在是太重要了。归纳是一种自己总结的过程,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是一种“生成式”学习,自己摸爬滚打总结出来的规律,要比教科书上阅读到的知识要深刻,更会用。

    因为“生成”是一种费力的主动学习,而阅读只是一种被动的接收式学习。阅读到的概念,都是由别人总结归纳出来的,这种学习类似于“说明书式”的学习,以遥控器为例,你读懂理解了遥控器的说明书,就会知道每个按键的作用,但是“说明书”式的学习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文字本身作为思想的表达工具,本身就存在着工具固有的局限性,同时表达者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对文字工具使用能力上的欠缺,还会带有文字使用习惯的烙印,出现词不达意或者没让你产生共鸣,太正常了。“道非道、非常道”,老子的思想境界至高,奈何如此抽象高深的大道,经文字表述时就局限了,要是能直接把思想递给你就好了。

    二是人们在现实中,经常阅读完“说明”,就结束了。正常的逻辑是,阅读完说明书,然后下一步就是使用知识,去按按遥控器,但现实中,很多人却没有“使用遥控器”的一步,知识成了死知识,我们懂了很多道理,但就是坚持不用,知道运动有益健康,就是不去运动;知道写作有益学习,就是不写,那这些简单的知识你到底是学会了还是没学会?

    而“生成式”学习的人,拿起遥控器,挨个键按一遍看反应,早就弄清了每个按键的实际作用,自己归纳弄懂了,然后再去看看说明书查缺补漏,知识完全通透了,完美。

    那些“说明书式”的人,总以为“生成式”学习的人在什么精通的事情上有着别人不知道的惊天“秘籍”,老想去一探究竟,结果别人好心把自己总结的道理一讲,听的人说“这些我早就知道了,说些我不知道的”,这时“生成式”的人就懵了,这不是该交代的都交代了嘛!

    古人不知道钻木为什么能取火,也不知道在河里插鱼为什么要位置偏下,虽然你知道是摩擦生热和折射,但是实际操练起来,你就是不如古人,结果你快饿死了,古人在那吃香的喝辣的。别怪知识无用,怪自己没用,没用怎么能知道自己懂不懂、行不行,怎么辨析和察觉知识使用后的细微精妙之处,所以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

    我们一起“摸鱼”

    如果感觉文章真诚且有用的话,敬请关注我,获得更多往期内容。喜欢的话,也帮忙推荐给您的亲朋好友 ^——^。

    作者丨哲新,努力用文字改变他人和世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篇文章能教会成年人该怎么学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qynj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