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
我应当是那个被命运领着走的时候人。当我一次又一次遇到困顿,总会主动去面对挑战,从未失去信心。哪怕100次失败,我也会101次站起来。
以前越挫越勇。随着年龄的增长,那种锐气却渐渐消失了。做一个重要的决定,总会瞻前顾后,纠结许久。
无论怎么选择,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哪怕不选择,其实也是一种选择,也要承担对应的后果。
我们喜欢稳定的生活,更趋向于确定的选择,那样才会给人一种安全感。但是生活总是不确定的。谁知道下一刻,生活中就会有什么惊喜(或者其他)等着?
原计划下午要完成几个重要的事情。可是一个孩子课间玩耍摔倒,牙齿磕伤,我换掉课跟着去华西口腔医院。等到把相关事情处理完毕,已经是晚上九点。
原计划今晚写网师作业,第二次写关于“顿悟”的作业,可是脑子里全是浆糊。
第一次写关于“顿悟”的作业,看书,笔记,联系实际,刻意找学生辅导,设计课例并实践,然后将自己的所做所思变成一篇结构化的预习作业。以为自己懂得“顿悟”,甚至感觉自己能够通过教学设计让孩子与“顿悟”有约。
听完导师的讲座,我反而迷惑了:顿悟不是我理解的那种困顿之后的灵光闪现,那是什么呢?导师特别强调一定要是困顿许久之后突然的开悟。如果顿悟是以困顿的时长为判断标准之一,短短的三十分钟课堂,如何能了解到学生困顿已久的是哪个方面?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困顿,如何照顾到大多数人的困顿?如何用更长的时间训练学生的顿悟思维?导师还说,一旦有过顿悟体验,就会对相关学科产生持续的兴奋。我在工作或生活中的”灵光闪现“大多数时候只是当时兴奋,很快情感和注意力都转移到下一个事件的思考中,那些时候不是顿悟吗……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个体思维遇到障碍而停滞,之后突然觉得理解了问题且得到了创新性的认知重构的过程,在心理学上称之为顿悟。“我反复念叨这句话。总想从中找到一点灵感。脑子里开始盘算这句话:”解决问题的过程“首先要有问题需要解决,”遇到阻碍“,就是想到很多办法还是无法解决,暂时停顿。这种停顿只是外显行为的停顿,大脑并没有真正的停顿。”突然理解”“认知重构”,停顿后的飞跃是突发的,我的理解肯定是有什么事(物、景、人、场景)的刺激,灵感才会迸发,顿悟肯定不会是无缘无故地出现的。
难道是我的理解有偏差?我很久都没有顿悟体验了吗?到底什么是顿悟?没有弄清楚这个问题,作业完全无法动笔。
再仔细回听导师的讲座。导师也没有明确地下定义,只是借用互动中学员的例子来说明什么是顿悟,我还是没有听明白。
导师说:为什么成年人的顿悟越来越少?一是用套路做事情,没有与当下融合。心执着于一个东西,就会丢掉现场,无法打破思维定势;二是无法建立新形式的表征;三是缺乏元认知策略,不愿意和自己沟通。因此,顿悟就显得特别有意义:打破定势思维,提升创造力;产生学科兴趣;提升元认知;建立自信;愿意主动迎接新挑战。
我怎么把这些观点和实践关联不起来?我意识到自己写作业的焦虑。暂停思维,感受自己的焦虑,允许自己焦虑,在焦虑中呆一会儿。深呼吸,把注意力拉到当下,安慰自己:不着急,继续听讲座,继续看书,肯定能够找到自己的理解。
我能够觉察到自己作业遇到困难的焦虑,并自如地暂停,再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学生们遇到难题,会是怎么样的一种状态呢?除了观察和访谈,还能通过什么工具或者途径,精微地了解学生们遇到难题的心路历程?读懂学生,绝对不是说一句话那么简单。只有当我们能够精微地诊断学生遇到难题后的思维过程,才能发现学生的难究竟堵在何处,也才能有针对性地提供解决问题的支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