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龄,她是蒋介石苦苦追求的女人;她是中国现代史举足轻重的人物;她是第一位登上美国国会演讲的中国女性;她一生跨越了三个世纪的风雨。前半生,她曾在权力的巅峰乐享荣华富贵;后半生,她颠沛流离孤独终老,最终在美国度过了长达28年隐居的生活。
宋美龄十一岁时,她便跟随十五岁的二姐宋庆龄到美国留学,1912年进入了著名的威尔斯利女子学院。
四年间,她主修英国文学,兼修哲学,选修法语、

音乐、天文学、历史学、植物学、英文写作、圣经史和辩论术,还在佛蒙特大学选修过教育学。
在国画方面的造诣也是相当可观,并且还写得一手好字。据说,宋美龄的钢琴也是演奏的相当不错的,所以宋美龄女士是一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人。
美国的十年求学对她影响极大。
她能讲一口流利而优雅的南方口音英语,比她的两个姐姐更熟悉美国的习惯和方言,对中西方文化了解更深,演讲、交际等能力也得到巨大提升,“除了面孔以外已全盘美国化”了。
1917年8月,20岁的宋美龄从美国回到上海,由于社交能力强,很快成为上海名流圈中男士追求的目标,但难有人入她法眼。
1922年12月的一天,宋美龄的哥哥宋子文在上海莫里哀路孙中山寓所举办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晚会,蒋介石也应邀参加。就是在这次晚会上,蒋介石第一次见到了年轻漂亮、气质出众的宋美龄。
据宋美龄自己叙述,她1922年第一次见到蒋介石时就被对方迷住了,“他远比我二姐夫(指孙中山)英俊”。加之多次听到二姐夫孙中山夸奖蒋介石,说他是个了不起的人才,而自己又自幼就崇拜英雄,两人一见钟情,当即互换了电话号码,其后便开始鸿雁传书,感情与日俱增。无奈由于家人的反对,加之宋美龄的犹豫,两人未能进一步发展关系。
蒋介石请求孙中山帮忙为其说合,但遭到宋母及二姐宋庆龄的坚决反对。宋庆龄坚决反对自家小妹与“好色”的老蒋结合,孙夫人甚至说出她宁可看到美龄死,也不愿她嫁给蒋介石,最终孙中山为蒋撮合之事由此告吹。
孙中山逝世后,蒋介石在国民党内的地位迅速提高。
1927年3月19日,蒋介石在写给宋美龄的信中说:“……我收到你的信后,将上前线。你的态度如何?请来函详示。你可否赠我一帧最近的玉照,以使我得以经常见到你的芳影……你因我仍在江西,以为不便来与我晤面(由于我的妻子)。但我今已离开江西,你大可不必再存此种令你不安的疑虑。”随后几个月内,蒋介石先因制造“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被武汉国民党中央宣布开除党籍,后又在和汪精卫“东征讨蒋”的战争中大败而归。
1927年8月,走投无路的蒋介石宣布下野,宋家成了他东山再起的唯一指望。
1927年8月,蒋介石再次给宋美龄写了一封求爱信:“余今无意政治活动,惟念生平倾慕之人,厥惟女士,前在粤时,曾使人向令兄姊处示意,均未得要领。当时或因政治关系。顾余今退而为山野之人矣。举世所弃,万念灭绝。曩(音同囊,意为从前)日之百对战疆,叱咤自喜,迄今思之,所谓功业宛如幻梦。惟独对女士才华容德,恋恋终不能忘。但不知此举世所弃之下野武人,女士视之,谓如何耳?”
宋美龄已芳心大乱说:“非得蒋某为夫,宁终身不嫁”。
由于大姐宋霭龄极力撮合,加上蒋介石不断的求婚攻势,宋母和宋庆龄终于不再坚持反对了,而是提出了两个条件:一是蒋介石加入基督教;二是要遵照基督教教义,不能同时有两个妻子,必须与原配离婚。
1927年9月28日、29日、30日,上海《申报》连续三天刊登了题为“蒋中正启事”的单身申明:
“民国十年,原配毛氏,与中正正式离婚。其他二氏,本无婚约,现已与中正脱离关系。现在除家有二子外,并无妻女。惟传闻失实,易滋淆惑,专此奉复。”
从此,她成为唯一的、不可撼动的蒋夫人。

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时年,蒋介石40岁,宋美龄30岁。他们先循基督教仪式,在宋宅由余日章博士主持成婚,次日在上海大华饭店,由蔡元培证婚。
婚礼当日,名流毕至,伴着婚礼进行曲,宋美龄身着白色婚纱,由她的大哥宋子文挽着走出来,蒋介石身着西装,双方交换戒指等。
蒋介石见到宋美龄“姗姗而出,如云霞飘落”,感到““平生未有之爱情,于此一时间并现,不知余身置何处”。
宋美龄在蒋介石最为落魄的时候答应其求婚,此时的蒋介已正辞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职务,政途未仆,谁也不知道他还能不能崛起,宋家人自然也不知道,与其说是政治联姻,倒不如说是宋美龄被蒋介石五年间不舍追求所打动,执意要嫁。
当时许多报纸都追踪报道了两人联姻的经过及婚礼的盛况,并且刊发了措辞锋利的言论。
有报纸评论说蒋宋结合是政治婚姻,也有人一语双关地形容为“中(蒋中正)美(宋美龄)合作”,更有一家报纸刊登了一幅漫画,画的是一个枪杆子和一堆钱瓶子结婚,题为“军阀和财产的结合”。
以世人的眼光看,蒋介石之所以与一妻二妾离异而迎娶宋美龄,固然是为她的优雅风姿所倾倒,但更重要的还是看中了宋氏家族的雄厚财力和社会关系;而宋家三小姐之所以会对一个光头中年已婚男人动了芳心,恐怕图的是蒋氏可能掌握军政大权的无量前途。
婚姻之中,自然有利益的结合。但随着生活中的耳鬓厮磨,他们在相互包容中渐渐发现了彼此间的契合之处,成为了一对相守一生的真心爱人。
宋美龄的秘书张紫葛也曾经半开玩笑地问过她婚姻的真相,她微笑着说:“这桩婚姻自始至终都是我自己做主,与阿姐何干?至于蒋介石和我结婚是为了走英美路线,那更是天大的笑话。”
中原大战爆发后“中央政府”缺钱,蒋介石找时任“财政部长”的宋子文筹钱被拒绝,她便亲自游说。
她来到亲哥哥面前,把房产和珠宝拿出来作抵押,斩钉截铁地说,如果蒋介石殉难,她也将一同赴死。
她的举动震撼了一向注重亲情的家人,宋子文很快转变态度积极筹钱。
西安事变中,她冒着生命危险亲往救夫。
登上“美龄号”专机前,她把手枪交给外籍顾问端纳,说:“如果有人对我有什么不礼貌的行动,你可以立刻把我枪杀掉。”
她用梅干菜盒子装着他爱吃的食物出现在他面前时,他泪如雨下,说:“你怎么来了?如入虎穴矣!”
反而是她,冷静地安慰他。患难见真情,大难临头, 宋美龄并没有离开。抛去政治因素, 这就是一场考验。蒋介石此前也不会想到宋美龄会爱他爱到心甘情愿地置身于险境。
夫妻间的救助,只那么至关重要的一次,便足以奠定一生的情分。有人认为他们只是权与钱的结合,有人却认为他们有着真正的爱情。但无论敌友,都承认在他们长达半个世纪的婚姻中,他们彼此的结合都改变对方,甚至影响着中国的改变。
曾强烈反对宋美龄与蒋介石结婚的宋庆龄,1940年在香港时,对美国记者斯诺说过一句颇为公允的话,她直言蒋和宋的婚姻,“一开始并无爱情可言,不过我想他们现在已有了爱情,美龄真心诚意地爱她,蒋也真心诚意地爱她。如果没有美龄,蒋会变得更糟糕。”

随着内战爆发,国民党在解放战争中失利,最后无奈退守台湾。在台湾的岁月里,宋美龄陪伴着蒋介石度过低沉期,陪着他去教堂祷告,让信仰成为了蒋介石晚年淡化权力欲望的良药。
受宋美龄的熏陶,蒋介石学几句英文,比如亲爱的“达令”。不过他的口音实在太重,重得压地别人耳膜疼。侍卫兵压根没听懂他说的是什么,硬是理解成“夫人”式的庄重称呼。
有一次宋美龄派侍卫兵来请蒋介石,表情严肃一丝不苟,声音庄重一本正经:“报告,达令请您去一趟!”
把老蒋说傻了,愣了有三四秒,终于理顺了其中的逻辑关系,苦笑着摆摆手让侍卫兵下去了。
1965年,她和蒋经国访美,希望美国支持“反攻大陆”。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台湾在联合国的席位岌岌可危。美国劝台湾当局接受“两个中国”的安排。当时的情况是:尽管多数联合国成员国认为应该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但有些国家也不愿将台湾当局驱逐出去。
这一方案得到台湾“外交部”的完全赞同,不料,该建议在台湾当局最高层会议上提出时,一向被视为亲美派的宋美龄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她严正地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宋美龄坚决反对,夫人派群起附和,坐在主席台上的蒋介石则一直保持沉默,表情很是苍凉。台湾人将这件事称为“蒋夫人一言定江山”。宋美龄反对“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
在四十六年的婚姻中,她倾尽全力做他的绿叶,她的八面玲珑和善于交友,成为民国政府最好的糅合剂与“统战部长”。在长达半个世纪中,相互促进、互补短长,走完了各自生命的终点。
对于她的帮助,蒋介石曾经评价:“夫人的能力,抵得上20个陆军师。”
但在政治立场上,宋美龄始终与蒋介石站在一起。宋氏姐妹多年遥隔重洋,不曾相见。既使宋庆龄在去世前几次想邀请宋美龄来大陆,她为了不能背叛丈夫,最终给了自己的姐姐沉痛的一击,去世时,宋庆龄喃喃地说“太迟了”,最后在失望中永远闭上了眼睛。是造化弄人,还是政治凌迟了亲情?

蒋介石在1934年7月5日的日记中记载了给宋美龄的第一份遗嘱,其中提到:“余死后,经国与纬国两儿皆须听从其母美龄之教训,凡认余为父者只能认余爱妻美龄为母,不能有第二人为母也。”显然宋美龄在蒋介石心中有无可替代的地位!
晚年客居美国孔家的宋美龄,孔家小辈问她,当年为什么会嫁给蒋介石,垂暮的宋美龄拿出珍藏的蒋介石照片,笑着说:“是不是很帅,他还是那么帅。”
1975年蒋介石去世后,宋美龄也淡出政治舞台,晚年长居美国纽约。2003年,宋美龄病逝,享年106岁,葬于纽约宋家墓地。
网友评论
哈哈。情人眼里出帅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