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满天星
小说中的罗刹国,歌中的罗刹海市

小说中的罗刹国,歌中的罗刹海市

作者: 薄荷的午后休闲时光 | 来源:发表于2023-08-23 06:47 被阅读0次

《聊斋志异》,为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最早的抄本在清代康熙年间已有流传。

全书共有短篇小说近500篇,它们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

作品主要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爱情故事,占据着全书最大的比重,故事的主要人物大多不惧封建礼教,勇敢追求自由爱情。

二是抨击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摧残。

三是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和对人民的压迫,具有社会意义。

而《罗刹海市》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里的一个故事。

讲的是“美丰姿、少倜傥、喜歌舞”的商人之子马骥弃儒从商,泛海行商为飓风引去,来到“大罗刹国”。

罗刹国以貌取人,以丑为美,长得越丑越是能够担任高官要职,掌管朝政;越是长得美,越会被看成是妖怪。而且“所重,不在文章,而在形貌。”在罗刹国里,宰相长着三个鼻孔,两个耳朵都像牲口一样背生。而长得稍微像点人样的,则成了饭都吃不上的穷鬼。

因此,年少俊美的马骥到了罗刹国就成了最丑的人,人们看到他都惊骇而去,远远躲着他。后来,当马骥以煤涂面扮作张飞时,罗刹国的人都认为他长得非常漂亮,便推荐他去做官。

马骥不愿意易面目求荣显,便退隐回山村。他在跟村民一起去逛海市时,偶遇龙宫太子,便被带到龙宫。马骥大展雄才,一首《海市赋》使他文名遍四海,飞黄腾达,做了龙宫驸马,经常跟美丽贤慧的龙女在龙宫玉树下诗词唱和。

罗刹国黑石为墙,以丑为美;龙宫则晶明耀眼,唯才是举。蒲松龄在《罗刹海市》里,通过同一个人物在不同国度天差地别的遭遇,对黑白颠倒的现实社会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讽刺,表现了作者心中的愤懑与不平,也抒发了作者对美好的向往。

在《罗刹海市》里,蒲松龄把深刻的社会现实巧妙地隐化在荒诞的神鬼狐妖形式之中,美丑、爱憎、善恶分明,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由于蒲松龄的《罗刹海市》故事具有极强的讽刺和象征意义,因此社会上有网友认为刀郎是在借《罗刹海市》的内涵评击某些歌星。

当然,也有一些专业的音乐评论人认为,如果把刀郎的《罗刹海市》仅仅看作对某些所谓“恩怨”的回击,不仅把刀郎作为创作者本人看低了,也是对中国音乐发展的一种误解。

个人认为应该将小说中的故事,艺人唱词中的感觉,还有众网友的热议分开来看。

蒲老先生最初的讽刺与抨击的一面是社会上真有的阴暗面,一面也是将诸多鲜为人知的黑暗集中在一个故事中体现,进而通过故事本身表达对美好前景的向往和憧憬,也正如歌中所描述的是不一样,不同的世界一般,存在特指与泛指的写法和唱法,由此引发的热议与舆论导向褒贬不一。

也存在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因素,因此应批判性地看待。

不足之处,指正!

相关文章

  • 罗刹海市

    马骥在罗刹国见到的人黑白颠倒,善恶不分,美丑莫辨。生活在此中,难免要带着假面具生活于此。而在海市中,一切美好如梦幻...

  • 罗刹海市

    一 “这种事,锦衣卫做了嫌脏。” 洪熙元年二月,应天府出了件不大不小的案子。先是,成祖治下二十余年, 重...

  • 罗刹海市

    临刘旦宅先生《聊斋百图》之《罗刹海市》:

  • 罗刹与海市

    蒲松龄的《罗刹海市》是一篇奇特的寓意小说,以罗刹国的颠倒妍媸隐喻现实,以龙宫的器重文士表达理想,塑造了两个迥然不同...

  • 《罗刹海市》读书笔记

    《聊斋》中有篇小说《罗刹海市》,说的是一个长相漂亮的人出海被飓风刮去,飘到一处唤作罗刹国的地方,当地居民以丑为美,...

  • 分享‖罗刹海市

    出自《聊斋志异》 作者:蒲松龄 马骥,字龙媒,贾人子。美丰姿。少倜傥,喜歌舞。辄从梨园子弟以锦帕缠头,美如好女,因...

  • 分享‖罗刹海市

    译文 马骥,字龙媒,是个商人的儿子。他姿容俊美,风度翩翩,喜欢唱歌跳舞,经常跟着艺人们同台演出,用锦帕缠着头,漂亮...

  • 神妖鬼怪:罗刹国(一)

    罗刹国,也叫僧伽罗国(梵语名Simhaladvipa),是斯里兰卡古代名称,指大海中食人的罗刹鬼聚居之处,也被认为...

  • 戏说俄乌

    辛未间,赤羌巨变,群雄蜂起,诸大臣效三家分晋故事,裂土自立,遂为十五国,罗刹最大,小罗斯次之也。 普京乃罗刹国主,...

  • 罗刹鬼国的少年

    我是一个来自罗刹鬼国的少年, 饿鬼的哀叫是这座城的流行歌曲, 上刀山下油锅是我们练就的绝活。 也许前世的我是一代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说中的罗刹国,歌中的罗刹海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ray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