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你的底层逻辑

作者: 绿骏马sja | 来源:发表于2019-01-24 10:23 被阅读74次
    找到你的底层逻辑

    绿骏马

    阅读文字的时候,凡对我有益的句子都会复制下来,收在备忘录里。那些触动内心的文字一定是自己欠缺的。一旦某个观点成为常识,就不再会拿出来亮相示人,否则,会觉着自己无趣。分享4条敢见人的。

    35岁之前,我是在他人设定的框架内,按部就班的行走,并不知道自己要走向何方,追求什么样的人生。35岁之后,我知道了自己人生的意义。从35岁到现在,我也只是刚刚经历了五年有意义的人生。(张辉)

    说这句话之前,辉哥引用任正非达沃斯论坛的发言:“我们除了比别人少喝咖啡,多干点儿活,不比别人有什么长处。就是因为我们起步太晚,成长的年限太短,积累的东西太少,我们得比别人多吃一点苦。”

    以上两位分别讲到人生的意义和工作的意义。于我而言,这两方面的意义都没有找到,是否意味着自己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活过。这种思考方式有些极端,但是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人和我们活的不一样。他们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方式与众不同。他们讲意义,有长期目标,有内在动力,整个人散发出不同寻常的气质。你可以不理他们,但你明白,他们活得比你更真实,更透亮。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更希望和他们一样,过那种有意义的人生。

    庆幸的是,我找到了寻找意义的工具——写作。持续输出,让我得以见到不同人的思想,他们如何思考人生,如何看待事物,如何针砭时弊,如何比我们活的洒脱。当我拿起笔,在纸上写下真实想法的时候,才意识到,生活开始变得有了点意思。我,一个在黑暗中摸索的人,大概写不出对你更有指导意义的文字。创作者自身还在摇摆不定,又如何去诉说人生。所以,我只是一个不知人生意义为何物的探索者。杨绛先生说我,“你读书太少,却想的太多。”很显然,在我头脑中,缺少量的积累,答案一直就在那里,只是需要我亲自去打开。

    羡慕我的亲弟弟,他在上大学的时候就知道这辈子要做什么,因此,他的“人生年龄”比我大很多。人生的意义,就是寻找意义,践行意义本身,之后将找到的意义传递出去,让更多和自己一样迷惘的人找到人生,重新再活一次。这件事对我来说,有意义。

    我们所有的学习,最终都是要用到做事上的,如果理论不能指导实践,说明你学得不好。在这个时代,学习不是贪多求大,而是每学一个知识点,都要能够有所应用。所以,“读书不用真无用,学而不习瞎学习。”(小马宋)

    我是这个观点的反面教材。其实,一本书记住一个打动你的知识点,就算读完这本书。之后,你要找机会讲出来,把金句发到朋友圈,这些都不是显摆,而是加深一次印象。这还不算完,再将这些文字写出来,加入个人的理解,就像现在我正在做的这件事,最后,尽可能在生活中运用。这个知识点才是你的。我写公众号目的之一,是在巩固学习,使之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我们天性喜欢占有,而不是悟透。看看手机里的收藏夹,多少篇文章没有被打开,看看自己的书架,多少本还从未翻动过。学的多没有用,如同空气,一个个把包子吃下去,肚子才不会饿。

    那些恨不得把时间塞得满满当当,在电量不足的时候依然咬牙坚持的人,看似无比忙碌,值得嘉奖,但却往往是效率低下的伪勤奋者。努力奋斗,对高手来说,他们更懂战略性的休息,让高效能持续下去,并激发出新的思想火花。(自言稚语)

    大脑有两种工作模式,一是发散思维模式,二是集中思维模式。当我们努力奋斗的时候,大脑作用点高度集中,所有精力都专注于当前的任务,让我们可以快速理解和处理当前事物。这种高效的状态并不能持续太久,超不过25分钟。因此,要适度休息,远离手机,与同事聊聊天,看看窗外,让发散思维主导工作。往往这个时候,某些神经元之间会突然发生连接,意想不到的灵感或洞见浮出水面,再次进入集中思维模式,满血复活。

    休息的目的,是为重新恢复体力和脑力,也是在恢复两种资源——注意力和意志力。注意力是一个常数,你用在这里,就不能用在别处。所以,为什么成功人士不会在锁事上耗费精力,而专注于做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背后逻辑就在于此。

    他想把整个灵魂都给你,连同他的怪癖,耍小脾气,忽明忽暗,一千八百种坏毛病。它真讨厌,只有一点好,爱你。

    这是黄经天《现代人的秘密》中引用的一段王小波的话。整个上午,看了好几篇文章,这篇现代人的秘密打动了我。希望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作者把年轻人的故事写进了读者的心里,由不得你泪流如雨。看文章前,我保持应有的理智,但作者独特的叙事方式将我带入场景,进入故事。你能清晰看到一个男孩的心,和他对女孩的爱。

    作者对读者做了什么?是什么让人在一个虚构的故事里想哭。我们骗不过身体,身体比我们先一步知道自己想的是什么。

    前三条,关乎理性和认知。我们需要在正确理论框架下行事,并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加以验证。第四条关于感性,谁也逃不掉感情的驱使,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源于此。理性与感性是硬币的两面,当理性遇到生活,当感性遇见工作,这里则藏满无法向人言说的故事情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找到你的底层逻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rcy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