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广贤文》有言:“小时是兄弟,长大各乡里。”
小的时候,大家还是兄弟姐妹,随着年岁增长,大家都需要各走各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各有各的圈子和人生。
就拿“亲戚关系”来说,二十来岁的时候,跟亲戚的关系比较和睦。到了中年,跟亲戚的关系就逐渐疏远了,双方就跟熟悉的陌生人一样。
熟悉,是因为双方都存在一定的血缘关系。陌生,是因为双方没有任何的感情基础。如此,这关系不就复杂了吗?
对于这些熟悉的陌生人,你会疑惑,跟他们的关系逐渐疏远,真的是好事吗?为什么成年人的感情,会难以维系呢?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感情,只有利益。人到中年,只有一个建议,尽量跟老家的亲戚,保持距离。
一、再熟悉,也不要掏心掏肺。
古人有言:“为人只说三分话,不敢全抛一片心。”
为人处世,说三分的真心话就可以了,至于剩下的那七分真话,不妨烂在心底,用来保护自己。总是掏心掏肺,实话实说的人,都容易吃亏。
你的掏心掏肺,在别人看来,不过是天真、老实。在这个年头,没有人会尊重老实人,只会欺负老实人。因为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你的实话实说,在别人眼中,不过是软弱、无能。在这个年头,将自身的秘密全部暴露出来,等于告诉别人自己有什么弱点,总有小人会趁虚而入。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需要拿捏一个度,适可而止就好。比如,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这都需要我们考虑清楚。
让自己有点神秘感,给自己一点余地,也给别人一点尊重。如此,我们的人缘,才不会越来越差,而会变得越来越好。
二、再熟悉,也不要涉及利益。
常言道:“兄弟不共财,姐妹少往来。”
兄弟姐妹之间,尽量不要有任何金钱、利益的纠纷。没有纠纷,大家依旧是表面上的亲人。有了纠纷,大家就只能成为仇人了。
有可能,你不想跟兄弟姐妹争,可兄弟姐妹非要跟你争,这局面是你无法控制的。人性使然,唯利是图,你又能怎么办呢?
涉及金钱利益,就连父母和孩子都容易反目成仇,更别说是兄弟姐妹了。所谓“亲兄弟,明算账”就是这个道理。
尤其是在这个年头,一方面金钱至上,一方面很多人都赚不到钱,一旦有了利益,免不了会“人穷志短”,一家人窝里斗。
有多少钱,自己知道就行了,尽量不要让熟人知道;有什么利益渠道,自己知道就行了,你让熟人知道,熟人也不会感恩你,反而会见不得你过得好。
三、再熟悉,也不要践踏底线。
亲戚家发生了矛盾,身为和事佬的你,就去多管闲事。亲戚望着多管闲事的你,只会特别讨厌,一家人调转枪头针对你。
老家的亲人做了什么事,你有点多事了,就多说了几句,没想到别人就此怨恨你,将你视为敌人。
你很疑惑,我只想帮忙,或者说几句,为什么会招惹来别人的敌视呢?因为你践踏了别人的底线,触犯了别人的利益。
别人的家事,跟你没有一毛钱关系,你非要去管,那别人就会怨恨你。反过来也一样,你的家事,跟别人没有一毛钱关系,别人非要来管,那你就会讨厌这个人。
自己家的事,自己解决就好。别人家的事,别人自己解决就行。你有你的命运,他有他的人生,大家为什么非要相互侵犯呢?
跟亲戚、兄弟姐妹、邻里乡亲相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井水不犯河水。别人的家事,我们不要涉及。我们的家事,也不要让别人涉及。如此,自然各相安好。
写到最后
一个人,到了中年,见识过世道、人心,也知道生活的险恶,自然就会选择跟所有人保持距离,以免闹出矛盾。
有句话说得特别好,距离才能产生美。
如何理解这句话呢?距离靠得太近,就容易产生“刺猬效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刺猬效应”才会减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和谐。
什么是刺猬效应呢?每个人都像身上长满刺的刺猬,倘若相互靠近,就容易相互伤害,搞得双方都遍体鳞伤。
跟外人的关系如此,跟亲朋好友的关系也是如此。太靠近了,关系就变得不太好了。这是人性的缺陷,无法改变。
就跟吃饭一样,你每天都吃牛肉,吃一个月你就会腻。反之,时不时才吃一次牛肉,你就会觉得很美味。不仅吃饭如此,就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
文/舒山有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