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某小孩,非要我去买关东糖,糖瓜。编瞎话说,“小年不吃糖瓜,来年变成傻瓜”。我是不愿意买的,因为很多不好,对牙齿不好,对正经吃饭不好……
但是,细细一琢磨。怎么定义好和不好呢? 从科学角度,还是心理学角度?
小时候,看见别人手里的糖瓜,流的口水都是甜的。
长大了, 关东糖、糖瓜可以大把买来吃,却不敢吃了。 积累下来的脂肪会存滞在腹部,抱着油脂肚子跑多少公里,都无法补偿啊。不去跑,脸上长肥,肉都要掉下来… 细思恐极…
吃一个棒棒糖,外面的麦芽糖糖衣都要啃掉,只敢吃里面酸酸的山楂。
糖瓜齁甜,关东糖粘牙,腻死人的甜。吃完以后,胆战心惊捏肚子脂肪厚度,总觉得失了记忆中小时候的味道。也许小时候只在想象中吃过?现实中的任何滋味,都比不得少年时想象力和无知无畏。
2,
刚毕业,行业大咖check in五星级酒店,小虾米轱辘箱子,轱辘到隔壁两个街口的连锁快捷。
至中年,不算大咖也一技傍身。住五星级酒店,却没有时间睡觉了。倒不是夜夜笙歌,是每次都有文件写,有工作做,要么准备会后记录和方案,要么准备第二天会议。经常深夜草草冲洗,倒头就睡。凌晨天麻麻亮,闹铃一叫,弹跳起床,迷迷糊糊拖箱子赶下一个工作目标。
星级酒店和连锁快捷,只要安静,已然没有差别。
还有小时的新衣,年轻时想买的彩妆,奢侈豪华的海外游轮,闪闪发光的碎钻饰品… 活得足够久,你会发现,所有超出基础生存需要的物质和体验,都会被光阴褪去光芒。
记忆里的物件儿,你拉开衣橱,经年的闪光小饰品,当时格外流行的服装,看起来都怪怪的,你记得,何时何地买下来,却再也不会用起来。倘若不舍得丢弃,就继续承尘。
不同的是,记忆里的人和相聚。
你记得对自己格外认真的某某,给你郑重承诺的某某,一次特别开心的晚餐,一次敞开心扉的茶会… 再聚首,那些人,他们的新观点,与时俱进。虽然时间老去他们的容颜,你却知道,“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因为他们如玉般的柔和光芒,熨贴着你,让你真心为他们喝彩。
3,
后来,后来,后来… …
无论物质消费,情感体验,通通会败给时间。
时间足够久,“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孤绝,会变成百毒不侵,刀枪不入,直至“红尘多可笑,痴情最无聊,目空一切也好。”
如果当下的希望最浓烈,条件允许,那您就好好体会当下吧。
回过头来,糖瓜会变了滋味,消费体会也不过尔尔;再惊艳的人,再愉快的对话,剩下的都是自己,或者空间和时间的距离。
后来,我还是买了一大把的糖瓜和关东糖。败给了当下,有资本长肥,有心情粘牙,这未尝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儿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