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穷爸爸富爸爸》是一本畅销书,句子读起来很爽口,例子看起来也很简单,既使是一个不怎么爱读书的人也会很容易接受这本通俗易懂的理财书,但这本书主要的不是教你理财的方法,而是如何去提高财商。
去上学,争取拿好成绩,然后找到安全、稳定的工作,它会供养你一辈子
这句子看起来没有任何的问题,相信这也是大多数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寒窗十几二十年只为了一份好工作,学了那么久的知识在拿的那份文凭之后可能这辈子都用不到了。也有许多人说,离开学校之后因为再也接触不到以前的学问,过个三五年就把花了十来年学到的东西都还给老师,就比如在《奔跑吧,兄弟》中,小学六年级的二元一次方程数学应用题他们都不会解。
这是一个很有“毛病”的事情,但整个社会都陷入“疯癫”后,也就没人会计较并去打破它了。作者同样也没有要打破魔咒的意思,毕竟学校还是有一点用的嘛,虽然教材永远跟不上时代的节奏,呆板的教育方式也只是抹杀创造性,但不能全盘否认不是?学校不能灵活,父母却可以改,作者指出正因为父母陷入了老鼠塞跑的陷阱,才会劝说自己的子女好好学习并找一份能供养你一辈子的工作,那什么叫做老鼠赛跑?
人们不停地为公司老板工作,通过缴税为政府工作,通过付住房贷款和信用卡贷款为银行工作,但等待他们的只是越来越多的债务和催款单,于是他们再加倍努力工作,再更多地获取债务,陷于财务紧张的怪圈不能自拔。接着,他们建议他们的孩子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找个安全的工作或职业。而对于钱,除了从那些想利用他们,从他们的天真中获得好处的人那儿学到点东西外,他们什么也没学。他们终生努力工作,然而随后这个过程又将在他们的下一代中重复了,这就叫“老鼠赛跑”。
要跳出这个老鼠赛跑的死循环,靠的还是自己的财商,而这,学校是不会教你的。离开学校不是学习的终止,而是开始。从学校出来之后,我们可以更灵活的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比如怎么提高自己的财商,罗伯特推荐了他自己设计的一款游戏,现金流游戏,可以说整本书都是这款游戏的说明书。
贷款买房子,房子不是资产,而是负债
这是本书中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观点。对于房奴来说,他们背负的房子其实是负债。作者给资产和负债做了个别开生面的解释,我查了一下这两个词原本的含义,资产和负债主体都是公司,罗伯特很有创造性的把主体换成人。资产,把钱装进我们口袋的东西。负载,把钱从我们口袋里拿走的东西。如果这个房子一直都是自己住,并不打算卖出去做房地产投资,那么这个房子就是把钱从我们口袋里拿出来的负债。
富人把钱用来购买资产,资产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收益,当收益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最后才是去购买他们需要的奢侈品。中产阶级把钱用来购买负债,比如房子,车子,然后这些负债每个月都把他们的钱从口袋里拿走,他们的工资会越来越多,但花费也会越来越多,所以他们常常纳闷钱都去哪了。穷人是仅仅用钱来维持他们的消费,既不购买资产,也没有那个能力去购买负债。富人获得资产而穷人(包括中产阶级)获得债务,只不过他们自以为是那是资产罢了。
关注自己的事业,经营自己的资产
工作是为别人干活,事业是为自己干活。你的事业围绕着的是你的资产,而不是你的收入。罗伯特对此有自己的见解,事业就是不需要我到场就可以正常运转的业务,比如那些能钱生钱的投资,股票、基金、房地产,又或者是专利权之类的,更多的是创建一个公司,让别人来为自己干活。
罗伯特讲了自己小时候的例子,他从小就是个很有创造性的人。他跟朋友免费在富爸爸厂里打工,随后发现了别人看不见的资源——孩子们爱看的小人书,两人建立了一个阅览室,并向其他小孩子们开放,收取很低的费用,同时雇佣了一个爱看书的伙伴来管理这件阅览室。这样一来,不需要他们在场就能带来收益,这就是小孩子们的“事业”。
大人的游戏规则更复杂,比如开公司。开公司也是富人用来避税的好方法。美国是一个税收很高的国家,富人的财务通过公司能避开很多税。
那些担心天塌下来的小鸡
担心天塌下来的小鸡是作者的一个比喻,指的是不懂投资方法的人很害怕投资,并把自己的恐惧传递给身边想要投资的人以阻止他们的投资行为。这些小鸡们几乎处处都有,有可能他们是对投资规则并不清楚的情况下听从了身边那些不专业的投资建议,并吃了个大亏,然后转身劝告身边的人,天要塌下来了。富人们的投资其实有一个前提,精通游戏规则。担心天塌的小鸡是尝试投资前最大的阻力,但如果能够精通规则的话,这点阻力也就不算什么了。
这本书虽然有十来个年头了,但书里的很多观点放到今天仍然是值得思考的,很多看法非常独到,值得一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