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于杜琪简书博客
越学习越发现要学习东西太多了,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在追求广度的基础上要建立自己的深度, 没有技术深度的苦恼 ,这篇文章写得很好,刚毕业总是想要工作经验,但是工作几年发现你做的事情还是你工作第一年做的事情重复做了几年而已,即使简历因为项目经验已经足够华丽,但是经不住深度的拷问,一直都处在自己的舒适区,成长还是很小的,这时候就体现出来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我将学习能力归为一个大的类别,其下面有几个能力:
- 检索知识的能力
- 学习能力
- 总结能力
总结之后发现自己的专业知识获取有这么一些渠道:
- 开发者头条
- 知乎
- 简书
- 微信公众账号
- 掘金
- 百度&Google
- Github
- GitChat
- 博客
- 阿里云栖社区
- 开源中国
- 专业书籍
- 视频教程
我的习惯是:
- 上班会看看知乎,遇到喜欢的文章会点赞或者收藏,不过大部分是没有专业性意义的
- 如果心态不太好或者时间不太够,会将开发者头条或者博客相关文章保存到Pocket上,以后再看
- 有精力的时候会看Pocket,但是大部分都还是不会看
- 会在一段时间针对某个人的博客进行连续阅读
- 会将Github上面好的项目fork或者clone下来到本地,运行起来看下,有的急切需要的会看源码借鉴(鉴于代码量比较少的)
- 工作问题会去思考,没遇到过的或者自己一头雾水的会百度或者Google
存在的问题:
- 碎片化太严重
- 很长时间Pocket累积的文章都没看,后来也就没心思看了
- 看的知识面太广了,自己收集了很多资料,买了很多书(纸质书家里差不多有70本),但是没看的还是很多,导致自己心态很失衡。
- 最近准备换工作看其他人面试遇到的问题自己都了解点,但是都是不深入
好处:
- 广度够了,聊什么技术都能凑上一点
- 自己的知识获取能力还是挺强的
改进:
- 其实关注一些(少量)优质的博客作者就可以了(自己认可的,和自己目前状态相符的)
- 确定自己的一些着手点(技术点)
- Java基础
- JVM
- 多线程
- 并发
- 架构
- 复盘(自己没做到,但是很重要)
- 周期性复盘:学校的时候老师说每天想想每天干了什么事情,做了什么,当时坚持了几天觉得自己就是应付性的想了一下自己每天的事情,这样没什么意义,这种复盘是无效的,得理论结合实践,在刚开始学习Java的时候,是从看视频开始的,每看20分钟或者40分钟视频都会停下来,想想讲了什么,每天晚上还会做思维导图将一天的知识点梳理一遍,后来工作这个好习惯也丢了。
- 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 慢下来(理解内容):没看一小部分,停下来花几分钟思考作者说了些什么。
- 实践:以自己的基础和经验为基础,结合实际,和工作相结合(限于专业知识)
- 作者为什么会这么写,他的背景是什么,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目的:
- 更好的完成工作(最少的时间最好的质量完成工作)
- 赚钱
- 实现自我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