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学习的阅读课文内容是关于时代楷模的,其中有一个阅读任务是在阅读材料中找出关于表达崇敬和喜爱的语句。
课文中出现的这些语句有:
I’m crazy abou……(我迷恋……)
That’s why I admire……so much.(那就是为什么我那样崇拜……)
…….is my role model.(……是我的榜样。)
……is a good and respectable teacher.I want to be a teacher like her.(……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好老师。我想要成为她那样的老师。)
Many of our classmates are fans of ……(我们许多同学是……粉丝。)
Other classmates look up to ……(一些同学敬重……)
……is also the figure I respect.(……也是我尊敬的人物。)
I’d like to be a person like……..in the future.(我将来想要成为一个像……人。)
我让学生一个接一个地朗读这些语句,读几遍之后,感觉他们差不多读熟了,就让他们试着不看书把它们说出来。他们最初没有想到老师会让他们不看书去说,但是当他们读了几遍之后却发现自己能够很自然地就把它们说出来了。说出来之后他们感到特别开心和惊喜,每个说出来的同学就开始点名下一位同学来说,这样他们互相点名挑战着把这些句子逐一地说出来。
全部说完一遍之后,我让他们把书合上。用这些句式结构让他们把自己的名字加到里面来说一遍,刚开始的时候有的同学还不好意思,可是很快他们就特别享受那种自己被崇敬和尊重的感觉了。
当我把书上的名字换成学生们自己的名字时,我把阅读材料中的文本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连接。当把这种连接编织到一起的时候,学科学习成为我们真实生活表达的工具和辅助,这让那些遥远的阅读材料从文字中跳脱出来走进我们的真实生活中。我从这种连接中看到了学生们眼中的光彩,谁都希望自己被认可,被看见,被尊重,被欣赏,当这一切发生的时候,教室里面的氛围发生了美妙而神奇的变化,学生的幸福感从脸上洋溢出来。
学生口头表达完之后,让他们拿出笔来,在纸上用上述句型结构写出自己心中崇拜的偶像,写完小组内交流,然后每组派出一名同学进行汇报。写的时候都是以第一人称的角度进行书写的,可是汇报的时候需要转换成第三人称,这里就需要学生具备灵活利和加工处理所掌握的信息的能力。在小组同学汇报的过程中,其他小组的同学请仔细倾听,看看是否存在问题,之后大家统一汇总。学生们出现的问题具有普遍性的特点,所以和同学们一起思考、改正,这也是一个分析、判断和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但是能够发现问题,并且知道如何改正的同学太少了,这也说明在利用信息和语言输出方面是学生的弱项。这一点不可能很快提高上来,只能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思考,日积月累,一点点形成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这个训练过程也是为下一步的写作打基础和做铺垫的过程,学生通过反复阅读,理解文章后能自然说出进一步写出阅读材料中的一些重点句式,利用她们正确表达自己对时代楷模的观点。这样也就具备了基本的写作技能。
语言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障碍,最大的障碍就是学生课后不进行英语阅读,词汇量和理解力都不达标,所以课堂上的学习就更加要注重引导他们一起学习。希望这个学习的过程能够带动他们一点点地培养起对学科的兴趣,为他们将来的继续学习做一点基本积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