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此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https://img.haomeiwen.com/i18716213/e3b8ba0535562e75.jpg)
印纸,于我们而言,准确点儿来说,出现在圆珠笔之后。
铅笔,或者钢笔,与印纸放在一起风格完全不搭,你无法把它们与印纸联系到一块儿,因为两者在书写方式上属于“轻量级”。铅笔,如果写字的时候太过用力,笔芯会断;钢笔呢,一来笔尖会发生微小的变形,写出来的字笔画较粗,不够秀气;二来铁做的笔尖会划破纸张,得不偿失。
印纸,在广大用户心目中与开票有关,与收费单位、税收机关相连。收费单位、税收机关在开收据的时候,最上面是白联,中间是红联,最底下是黄联。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一式三联,白联用于手工书写,在开票人那里;红联在付款人手里,作为缴费凭证;黄联存于会计那里,作为记账的凭证。
一式三联,白红黄三联乃是三位一体,除了颜色不同,上面内容完全一样,共享同一票据号码。
以前想要做到白联写字,底下的红联和黄联可以进行一模一样的复制,那就需要用到印纸了。后来科技进步,不需要印纸,纸张本身自带印纸的功能,而且不污染纸张背面。但是为了避免印到下一张去,中间需要垫一张较硬的白板纸。
以前的印纸,充其量就是一张被油墨污染过的“废纸”。当圆珠笔笔端在纸张上游走而留下痕迹时,会给下面的印纸施加外力,于是印纸上相应的位置出现印痕,导致上面纸的背面和下面纸的正面都“印”上了文字的笔画。
那时候的印纸,其实很不靠谱,不那么先进。首先,写字的时候除了圆珠笔的笔端,手掌下缘也会搭在纸上,大多数人都是右撇子,或者说大多数人使用右手写字,一边写一边向右移动,于是这个压力也会传递到印纸上,导致上面纸的背面和下面纸的正面都染上了一层淡淡的蓝色。其次,印纸其实两面都被“油墨”污染,于是除了下面纸的正面,上面纸的背面也会留下字迹,第一不是很美观;第二翻动纸张的时候油墨粘手;第三,油墨味太重,不好闻;第四,印纸上面的油墨乃是化工原料,误食太多会对身体产生伤害,偶尔沾到嘴上则会令人苦不堪言。再次,印纸适合开票据的时候用,因为写字不多,而且要求三联内容一模一样。写作业就不行了,字太多,导致作业界面不够整洁、美观,影响批阅者的心情,一般会被评为乙等,而非甲等。最后,印纸是有使用寿命的。随着反复使用,印纸上面满是“累累伤痕”,颜色也由最初的深蓝色逐渐变为淡蓝色。通过印纸在下面纸的正面留下的字迹就会越来越浅,到最后看不清楚,无法辨别。这时候就需要通过重新更换印纸的方式来达到“复写”的伟大目标了。
说起印纸,是因为我想到了洋浪。洋浪既是我的高中同学,又是我的小学、初中同班同学。我们关系莫逆,可以说是自小一块儿长大。一年级滑雪的时候就有他,那时他脖颈上系着一条浅灰黑色的围巾。他拽着围巾的中间位置,我们一人拽了围巾的一头拉着他滑雪。那时候大家普遍营养不良,脸上血色不多,大多面黄肌瘦,脸上仿佛永远洗不干净,不是“满面尘灰烟火色”,就是密布细小的干纹。
每逢农历五月初五,邵寨塬上素来就有佩戴“香包”的习惯,俗称为“畜畜”。洋浪那时候最爱在裤腰里悬戴一种彩色丝线缠绕的三角体样子的畜畜,俗名叫做“粽子”,大约仿照的是端午节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而做的糯米粽子。
二年级,吴老师喜欢在黑板上出题,然后下面的同学进行誊抄,当做家庭作业去完成。那时候有的同学不愿意誊抄,或者坐在后排看不见,其实那时候部分同学已经出现了近视,只是个例,于是有的人就买来印纸,央求同学代抄。代抄的同学有很多,至今在我脑海里记得的就只有洋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