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aixuefei.com
情绪营销 |酒庄经济
长江商学院的校训是“取势、明道、优术”,作者简单理解就是:
取势——审时度势,顺势而为,即了解内外部环境趋势等。
明道——取舍有方,张弛有度,即愿景理念战略目标等。
优术——因地制宜,结果先导,即高效的做好每一件事情等。
取势的高低,决定了一项事业能够做得多快与多大;明道的层次,决定了一个企业能够取得怎样的社会与经济地位;优术的强弱,决定了一个组织能够发展的多远。
现在我们结合酒类营销来简单谈一下:
一、取势:
中国酒要取的“势”不是酒的“势”,而是人的“势”,而人的势就是社会的消费趋势,对于中国社会而言,老龄化、个性化、品质化、场景化是消费大趋势。那么相对应的健康化(低度、绵柔、养生……)、定制化(一瓶定制、口感定制、生产定制……)、年轻化(包装风格、规格设计、饮用方法……)、品牌化(价值感、认同感、亲和度……)都是中国酒的“势”。
“盘中盘”取得就是消费场景的“势”,“后备箱”取得就是消费隐蔽化这个“势”,茅台取的是“人性虚伪”的势,江小白取得是“年轻表达”的势……
虽然并不代表每一个“势”都适合每一个企业,但是不得不说,只有在势能中寻找机会,企业才有机会以最低成本去参与最大的市场竞争,获取最大概率的成功。
二、明道:
中国酒要明的“道”,更多的是企业的发展愿景。一心只想着做大做强的酒企必然会最终走向资本化,它取得“道”是资本的道,不是酒的“道”。很多酒企越做越小的根本原因是取的“道”是别人的“道”, 其实只是“钱道”,而不是“酒道”,总是试图逆天改命,最后由于“道不明”而痛苦不已,其实回归“酒道”,未必就赚不了钱,也未必就发不了财。
福建有一家叫做“福矛”的地方企业,在闽北专心只做好酱酒,市场只做消费者品鉴会,几十年无论外面风云变幻,只在酒质上不断改进优化,最普通的一瓶卡纸盒酒卖400多,一年能卖几个亿,而且卖了十几年,它的“道”就很明,比大多数上市公司强多了。
三、优术:
中国酒的“术”太多了,简单的“直销”与“分销”,给中国酒企发展出“直分销”、“协销”、“电销”、“会销”……其实“术”的优化不在于手段多么复杂,而在于用最简单的方法完成任务。
优术的关键不在于求新求异,而在于求真求实,每一次会议有没有促进组织效率提升,每一个产品上市有没有带来销量的提升,每一场活动有没有提高企业美誉度,每一次的“术”的优化就是每一次术更精进的执行。
中国酒人常说“取势、明道、优术”,却总是“取自己的势、明别人的道、优理论的术”,忽略了真正的教义是要“取社会的势,明自己的道,优执行的术”,这样本末倒置的事情做得多了,自然是“越学越罔,越思越殆”,弄得企业一团乱麻,自己身心疲惫。
中国自古推崇“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道至简”,对于中国酒的“术”而言,其实总结起来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一直做”罢了。
申明:本文所有观点皆是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工作室立场。
说明: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关注个人微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