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座无数制造业争奇斗艳的沿海城市,浙江温州。
曾经火出圈的江南皮革厂倒闭事件如今已经成为了过眼云烟,可温州与制造相关的故事,还在百花齐放的制造业小老板那里继续书写着。
能在这里生存下来的人,都有敏锐的商机洞察力和无畏的创业进取心。
今天要谈的这一集《这货哪儿来》,就是温州唯一一家气模厂,将仪式感做大做强,走出国门的故事。
它们有气时自己憋着,泄气时原地躺着,内心空虚,随波逐流,用笑脸迎接清晨、送别夜晚。
它们是包含了“社畜”诸多特质的气模,也是姿态妖娆,自在逍遥的气氛组担当。
气模厂的主人查老板说:“全球80%的气模都是中国生产的。我出了一点点力。”
过分谦虚也是一种自信,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什么材料都可以做成气模。
防弹的都有!
做气模可以天马行空,做服务却要脚踏实地。从打磨设计到产品质检再到对接客户和供应商,查老板事无巨细,尽心尽力。
既要统筹全局又要事必躬亲,温州的小老板就去小品里说的那样,“老歹费脚板”。
生活里只有工作,没有朋友,气模就成了他那忠实的伙伴。
鼓风机就是气模的人造心脏,让空气如血液一般流经气模的全身,让它拥有“活过来、站起来”的基本能力。
但是,看似简单的气模,要想让它具备驾驭各种舞蹈的超凡能力和独特魅力,还需要解决许多棘手的数学问题。
同样是用缝纫机缝制,不会3D建模,不懂模型分块,那还真做不了气模。
设计师不仅要完成前期的建模工作,还要考虑到分块问题,如此才能在从3D模型到二维布片的过程中确保气模不会漏气。
一个气模可能要用几百块布片进行拼接,按照相同的序号缝合在一起,颇有一种在玩拼图玩具的既视感。
只有布片没有结构,气模就只是一个“扶不起来的阿斗”。
内部的支撑结构就是气模骨骼,支撑着它们俯瞰众生。
当然,要想让它们给寂静的夜一些别样的美,那还少不了可以远程调控的炫彩灯组。
只会杵桩的气模没有生机活力,一个精准的节点孔洞,就能让它们舞动全城。
一切就绪,注入灵魂的空气,气模跳着现代艺术也无法解释的舞蹈,让艺术的细菌在周围滋养。
“不是艺术品,就是工业产品。”查老板有些冷酷的话点破了其中奥妙,将也将被气模们摄取的精神拿了回来。
欢度佳节、开业庆贺、婚礼迎宾、招揽生意,广而告之,竭尽所能吸睛和营造氛围,这就是气模强大气场下所打造的仪式感的盛宴。
仪式感的重要性与气模的体型成正比例关系。
在越发枯燥循环的生活里,一个需要仰视凝望、挥手致意的气模,一场气氛到位、引人瞩目的仪式,一些发自肺腑、回荡脑海的笑意,都在这拉满的仪式感中,变得有趣起来。
这货哪来的,它从寂寥中走来,走向纷繁的生活,带来一丝快意和几分活力。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愿您生活愉快,幸福常在。点个关注,点亮红心,您的支持就是我日更的最大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