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论语》取名
本章参考文献:
[imgstart]http://img3.laibafile.cn/p/s/284792105.png;http://img3.laibafile.cn/p/m/284792105.png;http://img3.laibafile.cn/p/l/284792105.png[imgend]
[imgstart]http://img3.laibafile.cn/p/s/284793350.png;http://img3.laibafile.cn/p/m/284793350.png;http://img3.laibafile.cn/p/l/284793350.png[imgend]
[imgstart]http://img3.laibafile.cn/p/s/284793581.png;http://img3.laibafile.cn/p/m/284793581.png;http://img3.laibafile.cn/p/l/284793581.png[imgend]
[imgstart]http://img3.laibafile.cn/p/s/284791653.png;http://img3.laibafile.cn/p/m/284791653.png;http://img3.laibafile.cn/p/l/284791653.png[imgend]
《皕忍堂摹刻唐开成石壁十二经·论语》
三国·何晏《论语注疏》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二十卷(内府藏本)
程树德《论语集释》
钱穆《论语新解》《劝读论语和论语读法》(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imgstart]http://img3.laibafile.cn/p/s/284791651.png;http://img3.laibafile.cn/p/m/284791651.png;http://img3.laibafile.cn/p/l/284791651.png[imgend]
《论语》是儒家文化的瑰宝,历朝历代,都有很多中国人喜欢用《论语》来取名。作为本章的开篇,我们先举一些耳熟能详的名人作为示例,让大家对论语取名有个快速直观的了解。
举例:
阎立本: 中国唐代画家,作品有《历代帝王图卷》等。名字出自《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务本为“立本之道”。
张若虚,唐代诗人,名作有《春江花月夜》。名字出自《论语·泰伯》:“有若无,实若虚”。
武三思,女皇武则天的侄子,宰相。名字出自《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这句话后来也演化为成语“三思而后行”。
柳永,原名三变,北宋婉约派著名词人。名字出自《论语·子张》:“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陈友谅,元朝末年群雄之一,农民起义领袖。名字出自《论语·季氏》:子曰:“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imgstart]http://img3.laibafile.cn/p/s/285086908.png;http://img3.laibafile.cn/p/m/285086908.png;http://img3.laibafile.cn/p/l/285086908.png[imgend]
孙立人,抗日名将,率中国远征军两次赴缅作战,使中国军队赢得巨大国际声誉。其名字出自《论语》:“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故名“立人”。
[imgstart]http://img3.laibafile.cn/p/s/285086913.png;http://img3.laibafile.cn/p/m/285086913.png;http://img3.laibafile.cn/p/l/285086913.png[imgend]
李宗仁,字德邻,抗日名将,抗战时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取得台儿庄大捷,中华民国副总统。名字出自《论语》:“德不孤,必有邻”。
王尽美: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员。名字取自《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于凤至,少帅张学良的原配妻子。名字出自《论语·子罕》“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陈毅
[imgstart]http://img3.laibafile.cn/p/s/285086914.png;http://img3.laibafile.cn/p/m/285086914.png;http://img3.laibafile.cn/p/l/285086914.png[imgend]
出自《论语》:“士不可不弘毅”。
陈毅5岁开蒙入学,父亲陈昌礼给他取的学名叫世俊,号仲弘,希望他能成为一个才智出众的俊杰人物。陈毅在成都德胜乡读高小时十分敬佩北宋文学家苏洵,苏洵字明允,为此陈毅曾将“明允”倒过来,一度取名“陈允明”。陈毅15岁考入成都甲种工业职业学校,18岁赴法勤工俭学。一天,他读到《论语》“士不可不弘毅”这句话,感触很深。他想,要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任重而道远,光有弘不够,还须有毅,坚持始终,于是他改名陈毅。他考取留法勤工俭学的红榜上即署名“陈毅”。
彭德怀
[imgstart]http://img3.laibafile.cn/p/s/285086915.png;http://img3.laibafile.cn/p/m/285086915.png;http://img3.laibafile.cn/p/l/285086915.png[imgend]
出自《论语》:“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彭德怀,1898年10月24日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乌石寨一户贫苦农民家里,原名叫彭得华。彭得华曾给自己起了个号叫“石穿”(水滴石穿 之意),1922年改名“彭德怀”,考入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毕业后回湘军任排长、连长、营长。一天,他对妻子说:“你知道我为什么要改名叫彭德怀吗?‘君子怀德,小人怀土’,我不想升官发财,置田买地,我要做一个有道德的、多为人民办好事的人,所以我改名为彭德怀。以后你就叫我‘德怀’好了。”
这里为什么不用“怀德”而用“德怀”呢?我猜,可能是彭总觉得“怀德”读起来像“坏的”,人家不想当坏人啊,哈哈~(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imgstart]http://img3.laibafile.cn/p/s/285086916.png;http://img3.laibafile.cn/p/m/285086916.png;http://img3.laibafile.cn/p/l/285086916.png[imgend]
张纯如,著名的华裔女作家,出版英文历史著作《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哈佛大学历史系主任柯比在她写的《被遗忘的南京大屠杀》一书序言里说,它是“第一本充分研究南京大屠杀的英文著作”。
“纯如”名字出自《论语·八佾第三》:“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续)
[imgstart]http://img3.laibafile.cn/p/s/285086964.png;http://img3.laibafile.cn/p/m/285086964.png;http://img3.laibafile.cn/p/l/285086964.png[imgend]
李敏,李讷。毛主席的女儿。名字出自《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毛主席也很喜欢《论语》,所以给两个女儿一个取名“敏”,一个取名“讷”。
[imgstart]http://img3.laibafile.cn/p/s/285087321.png;http://img3.laibafile.cn/p/m/285087321.png;http://img3.laibafile.cn/p/l/285087321.png[imgend]
刘思齐,剧照
刘思齐,毛泽东主席的儿媳妇。名字出自《论语·里仁第四》:“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任贤齐
[imgstart]http://img3.laibafile.cn/p/s/285086965.png;http://img3.laibafile.cn/p/m/285086965.png;http://img3.laibafile.cn/p/l/285086965.png[imgend]
任贤齐,著名歌手。名字出自《论语·里仁第四》:“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imgstart]http://img3.laibafile.cn/p/s/285086966.png;http://img3.laibafile.cn/p/m/285086966.png;http://img3.laibafile.cn/p/l/285086966.png[imgend]
苏有朋,台湾艺人,“小虎队”成员,昵称“乖乖虎”。 苏有朋在《还珠格格》扮演五阿哥永琪。名字出自《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王思聪
[imgstart]http://img3.laibafile.cn/p/s/285086969.png;http://img3.laibafile.cn/p/m/285086969.png;http://img3.laibafile.cn/p/l/285086969.png[imgend]
王思聪,前首富王健林之子。名字出自《论语·季氏篇第十六》:“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
陈是知,香港导演陈可辛和吴君如的女儿陈是知。名字据说是爷爷从《论语》里取的。出自《论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imgstart]http://img3.laibafile.cn/p/s/285137469.jpg;http://img3.laibafile.cn/p/m/285137469.jpg;http://img3.laibafile.cn/p/l/285137469.jpg[imgend]
《论语》目录
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张第十九
尧曰第二十(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论语二十篇,每篇的篇名是怎么来的?
由于《论语》是语录体,记录的是孔子和门人的言谈,二十篇(含492节)每篇每节讲的话题都不相同,内容比较散,很难找到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所以《论语》的篇名不使用归纳概括的方式来命名。 那么这二十篇到底是以什么原则来命名呢?
[imgstart]http://img3.laibafile.cn/p/s/285137469.jpg;http://img3.laibafile.cn/p/m/285137469.jpg;http://img3.laibafile.cn/p/l/285137469.jpg[imgend]
一、如果篇首第一句的开头是人名,则一般用人名作篇名
这是一种传统的取标题的方法,例如《诗经》的标题也常常这样取。这样做的好处是:后来的人不敢随便拟议先圣先贤的意思,避免错误的解读,也不容易引起争论,所以这种做法反而可以流传久远,被大家公认。《论语》中的“颜渊”、“子路”、“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子张”这几篇的篇名便是这样取出来的。
原文首句:
《颜渊》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子路》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卫灵公》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季氏》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阳货》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微子》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子张》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二、如果篇首第一句的开头是单名,则用前两个字为篇名
“宪问”、“尧曰”这几篇便是如此。
原文首句:
《宪问》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尧曰》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
三、如果篇首头句是“子曰”,则用“子曰”后面的前两个字为篇名
“学而”、“为政”、“里仁”、“雍也”、“泰伯”、“述而”、“先进”这几篇便是如此。
原文:
《学而》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为政》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里仁》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雍也》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泰伯》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述而》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先进》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四、如果篇首第一句的开头是“子”或“孔子”,则取前两字为篇名,例如“子罕”;也可取谈话对象为篇名,例如“公冶长”、“乡党”,但这里面有一个特例,有一篇由于谈话对象和前面的篇名“季氏”同名,于是改取谈话中的前两个字作篇名,即“八佾”。
原文:
《子罕》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公冶长》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乡党》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庭,便便言,唯谨尔。
《八佾》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论语》二十篇篇名记忆口诀:
学政八里长,
也述泰罕党。
进渊路问卫,
季阳微尧张。
即:学而第一,为政第二,八佾第三,里仁第四,公治长第五,雍也第六,述而第七,泰伯第八,子罕第九,乡党第十,先进第十一,颜渊第十二,子路第十三,宪问第十四,卫灵公第十五,季氏第十六,阳货第十七,微子第十八,子张第十九,尧曰第二十。(来自天涯社区客户
《论语》名句全文讲解(1.4)
[imgstart]http://img3.laibafile.cn/p/s/285580171.jpg;http://img3.laibafile.cn/p/m/285580171.jpg;http://img3.laibafile.cn/p/l/285580171.jpg[imgend]
这一节能取的名字也不少,例如:陈省身,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微分几何之父”。名字出自《论语·学而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为政篇
[imgstart]http://img3.laibafile.cn/p/s/286431980.jpg;http://img3.laibafile.cn/p/m/286431980.jpg;http://img3.laibafile.cn/p/l/286431980.jpg[imgend]
《论语》名句全文讲解(2.1)
取名举例:
这一章节前文有提到过。请见:历代状元取名分析——学习文化人怎么取名【附录二】(第10-16页)
【王拱辰】
王拱辰,十七岁即北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高中状元,诗人,官至御史中丞(中纪委书记),资政殿学士,彰德军节度使,太子少保。
“拱辰”出自《论语·为政》:“为致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拱:环绕,拱卫;辰:指北极星。比喻王拱辰等大臣像天上众星一样拱卫北辰(皇帝)。所以皇帝很喜欢。
推荐王拱辰的一首诗联给大家欣赏:
了心便是栖真地,
何必烟霞卧白云。
——《七律·和尧夫先生安乐窝中好打乖吟》诗联
【答读者问】
问:我想用这一段,但觉得辰还不够霸气,我想改一下,给孩子取名为“某北宸”可以吗?
答:前文说了,宸,北极星所在,宝盖头下是龙,这是帝王的象征!再看看常用组词:~札(帝王的书札);~翰(帝王的御笔)…… 《红楼梦》:(荣国公府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某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机宸翰之宝”。
要是在古代取名用“宸”字,表明有不臣之心,基本没人敢干。就算您家真有称帝的愿望,那也得先低调不是?纵观二十四史,真正的帝王并不用“宸”字入名,反倒是现代一些小家小户的幻想当太上皇太后的年轻家长们喜欢这么露骨地取。(参看本帖第一章,历代开国皇帝的取名分析)
同样出自《论语》的同一句话,取名"拱辰",意思是拱卫辅佐别人,这很容易得到上级、领导、老板们的喜欢和赏识;取名"北辰"意思是要别人拱卫你;取名"北宸"那就是代表家长想疯了相当太上皇了,如果孩子果然是帝王命倒还说得过去,否则被懂文化的一看,徒增笑料罢啦。(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