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每天都听到身边的朋友再说丧,搞的我有时也觉得“生而为人,我很遗憾!”。
诸如“我想我差不多是条废咸鱼了”,“什么都不想干,颓废到死去”,“你努力过后才发现,智商的鸿沟是无法逾越的”……这种忧伤忧郁到极致的话,现在都称之为“丧文化”
“我不是绝望,我只是很丧!”
丧文化从16年开始在以“葛优躺”,“马男”为代表的“毒鸡汤”引领下在90后年轻群体中流行起来。“小确幸”一夜之间变成“小确丧”。
那什么是丧呢?又为什么感到丧?
百科上是这样说的:丧文化,指一些90后的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失去目标和希望,陷入颓废和绝望的泥沼而难以自拔的活着,他们丧失心智,漫无目的,蹒跚而行,没有情感,没有意识,没有约束,只能像行尸走肉一样麻木地生存下去。
其实在我看来丧并不是代表着没有目标和希望,恰恰相反,丧就是因为有着自己的目标和梦想,但是自己却很难实现,又或者是做过太多的努力也没能实现的一种自嘲与排解压力的方式。仿佛只有在这样的戏谑与自嘲中才能将生活中的种种烦恼与艰辛化为泡影。
“有人问我想要什么时,我总是突然什么都不想要了,什么都好,反正任何东西都不能使我快乐。”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丧的?
是晴空万里突然一场把你淋湿的大雨?
是刚准备在游戏CARRY全场的时候发现的两个挂机队友?
是刚想谈一场不分手的恋爱转身就被劈腿?
是半个小时送到的外卖你等了一个小时还没来?
还是决定减肥坚持了四天以后,在第五个夜晚忍不住吃了夜宵,
导致前功尽弃,又得从头开始,却始终陷入周而复始的状态?
又或许是一些很小很小的事,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直到有一天彻底把你引爆……
不论是什么事,不管是哪一刻,反正从来都找不到那种让人心满意足的状态,
反而一直让人感觉很丧,丧到让人不知道怎么开始新的生活。
于是就让人感觉,干脆就算了吧,反正生活总是这样让人感到绝望。
丧只是吐槽,生活还是要继续。
因为丧文化的盛行,导致引起了很多媒体都对目前青少年的心态的担忧。他们采访了很多年轻人,做了很多的调查。
了解到那些天天在网上说丧的人,其实生活中真的不丧,他们都还在努力的工作,辛苦的赚钱,甚至有很多在外人看来很羡慕的一些人,也每天都在说自己很丧,因为于他们而言那只是娱乐自己的一种调侃而已。
我周围有很多这样的年轻人,虽然满嘴的“无欲无求”、“什么都不想干”,但其实过后都是在暗自和自己较着劲、不遗余力地努力着。从我自己的角度看,某种程度上说这也算是一种消解周围人对自己过高期待的方法吧,不背负着压力才能享受追求的过程。
从吐槽到自黑再到小确幸再到丧文化,其实不得不承认,这是这一代年轻人对现实生活压力的轻微反抗。这种反抗也同样符合这代年前人崇尚个性、自由的特点。
人艰不拆,既然生活已如此艰辛,如何适当的宣泄压力,略作放松调整,之后再重新起航,是我们这代年轻人需要学会的生存方式,而“丧文化”的出现,我认为也是这一代年轻人,小智慧的体现。
“丧文化”从来都是治愈系的,所以你千万不要被你所认为的“丧文化”给欺骗了。
这个世界是不完美的,充满了悲伤和泪水,所以你要坚强。
即使内心充满绝望,但生活中也有很多燃点。
蜷在温暖的被窝里,看两本书,会让人很燃。
在沙发上“葛优躺”,想象和他爱情,会让人很燃。
醉酒彻夜难眠后,喝一碗清晨的粥,会让人很燃。
爱情里被劈腿后,一巴掌甩他脸上,会让人很燃。
他不敢牵我的手,我先给他一个拥抱,会让人很燃。
既要能丧给别人看,也一定要学会为自己燃。
带着治愈系的丧,燃掉颓废的心情。
人间不值得——人间美好,一辈子不长,不值得让那些烦恼与忧愁来困扰你。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总有人在天亮前伤感,也有人在某种天气里遗憾,
别燃烧你的现在,
你心中的花,还会再盛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