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帆书”上闲逛,读到樊登讲的一本书的前言部分,说到著名作家、心理学家的维克多·弗兰克尔,他是《活出生命的意义》的作者,是心理学意义疗法的奠基人,了不起的一个人,看看他如何了不起。
维克多·弗兰克尔1905年3月26日出生在维也纳。这一天是贝多芬去世的日。弗兰克尔经常开玩笑说:“真是祸不单行,贝多芬去世了,我出生了。”出生日期有点“了不起”。
弗兰克尔16岁的时候发表了一篇非常重要的演讲,叫作“生命的意义”。一个16岁的年轻人,竟然用“生命的意义”作为主题进行演讲,并且他这一辈子都在从事着帮助人们和他自己来探索生命意义的工作,真是了不起。他高中毕业论文写的就是《谈哲学思想心理学》,他是一个相当有天分的心理学家。
在弗兰克尔19岁的时候,他应弗洛伊德的邀请,在非常重要的杂志——《国际精神分析杂志》上发表了他的心理学的文章。同年他又认识了《自卑与超越》作者阿德勒,在阿德勒所推荐的《国际个体心理学杂志》上,他又发表了一篇重头文章。
21岁的时候,他又提出了心理学的意义疗法。在意义疗法当中,他用到了logo这个词,logo代表的是“意义”。我们给一个公司设计一个logo,其实就是为了提炼出这个公司存在的意义,这是心理学意义疗法的开始。1938年,21岁的弗兰克尔开了自己的心理学诊所,慢慢地跟阿德勒和弗洛伊德开始分道扬镳——因为大家对于心理学的解释方向不一样,了不起。
在二战爆发以后,弗兰克尔于1942年9月被捕,因为他是犹太人,被捕进入了集中营。他曾在达豪和奥斯威辛被关押过,整整三年多的时间,忍受着非常巨大的痛苦。他的父母、妻子、弟弟都在集中营当中丧生,但是他自己凭借着坚强的信念和对意义的追寻,活了下来,并且把他的体会写成了一本书,就是著名的《活出生命的意义》。
在进入到集中营的时候,弗兰克尔带着一本厚厚的手稿,就是他自己写的叫作《医生和灵魂》的手稿,结果进去后他变成了犯人,纳粹直接把他的书稿没收,最后找不着了。但弗兰克尔决心要把这本书重新写出来。
他在集中营里,只要有时间他就回忆那本书的内容,只要找到纸他就去写,他认为这是对这个手稿的救赎,在不断地回忆手稿的过程中,他被赋予了在集中营里活下去的动力。
一个人只要心中有动力,有愿望,有目标,有意义,就能够挺过非常痛苦的生活。这就像尼采曾经讲过的: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他就可以忍受生命加诸的一切
弗兰克尔不但超越了这炼狱般的痛苦,更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结合,开创了意义疗法,替人们找到绝处再生的意义,也留下了人性史上最富光彩的见证,太了不起了。
这使我想起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有一艘船,船上有一只老虎,一个少年派,如何求生?少年派说,正因为有了这只恐怖的老虎在船上,所以给了他一定要活下去的信念,不然,他说他可能早就放弃了生命。因为要活下去,为了不被这个老虎吃掉,他只能养活这只老虎。他花大量力气去喂养这只老虎,使他在海上漂泊了那么长的时间,竟然能够不绝望,活下来,这就是意义之于我们人生的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