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决策树的理解与应用

决策树的理解与应用

作者: 毛毛虫_wendy | 来源:发表于2019-02-28 18:23 被阅读0次

背景

决策树🌲是一种基本的分类和回归的方法【以前总是下意识以为决策树只能用于分类,事实上还可以用于回归】。在分类问题中,决策树基于特征对实例进行分类,这个分类过程可以认为是if-then的规则集合,也可以认为是特征空间与类空间上的条件概率分布。

NOTE:
if—then规则集合具有一个重要的特征:互斥且完备,即每个实例都被一条路径或者一条规则所覆盖,而且只能被一条路径或一条规则所覆盖

优点:简单易理解、分类速度快

过程:利用损失函数最小化原则对训练集进行建模,再利用建立好的模型进行分类。决策树的学习算法通常是递归地选择最优特征,并根据特征对训练集进行分割,最终形成从【根结点->叶子结点】的树模型,但是这样生成的树可以容易发生过拟合,所以需要自底向上修剪✋

决策树学习包括三个步骤:特征选择、决策树生成、决策树修剪
1.当特征数量较多时,在学习之前先进行特征选择
2.决策树生成对应局部最优
3.决策树修剪对应全局最优

目标:选择一个与训练数据矛盾较小的决策树,同时具有很好的泛化能力。


特征选择

通常,特征选择的准则是信息增益或者信息增益比

先介绍基本概念:


  1. 熵用来表示随机变量不确定的程度,熵越大,不确定程度越大。
    X是一个取有限值的随机变量,概率分布为P(X=x_i)=p_i,i=1,2,...,n
    那么熵定义为:
    H(X)=-\sum_{i=1}^{n}p_ilogp_i,i=1,2,...,n
    NOTE:
    熵只依赖X的分布,与X的取值无关,定义0log0=0

  2. 条件熵
    条件熵H(Y|X)表示在已知随机变量X的条件下随机变量Y的不确定性。
    定义为:H(Y|X)=\sum_{i=1}^{n}P(X=x_i)H(Y|X=x_i),i=1,2,...,n

  3. 经验熵和经验条件熵
    当熵和条件熵中的概率是由数据估计而得到的,所对应的熵和条件熵被称为经验熵和经验条件熵

  4. 信息增益
    特征A对训练集D的信息增益g(D,A),定义为集合D的经验熵与在给定条件AD的经验条件熵H(D|A)之差,即
    g(D,A)=H(D)-H(D|A)
    特征选择过程:对训练集计算每个特征的信息增益,并比较信息增益的大小,选择信息增益最大是特征。
    算法:
    INPUT:训练数据集D和特征A
    OUTPUT:特征A对训练数据D的信息增益g(D,A)
    计算数据集D的经验熵**
    H(D)=-\sum_{k=1}^{K}\frac{|C_k|}{|D|}log_2\frac{|C_k|}{|D|}
    计算特征A对训练数据D的经验条件熵H(D|A):**
    H(D|A)=\sum_{i=1}^{n}\frac{|D_i|}{|D|}H(D_i)=-\sum_{i=1}^{n}\frac{|D_i|}{|D|}\sum_{k=1}^{K}\frac{|D_{ik}|}{|D_i|}log_2\frac{|D_{ik}|}{|D_i|}
    计算信息增益**
    g(D,A)=H(D)-H(D|A)

  5. 信息增益比
    由于以信息增益进行选择,那么会趋于选择取值较多的特征,所以提出使用信息增益比。
    信息增益比定义为:其信息增益g(D,A)与训练集D关于特征A的值的熵H_A(D),即
    g_R(D,A)=\frac{g(D,A)}{H_A(D)}
    其中{H_A(D)}=-\sum_{i=1}^{n}\frac{|D_i|}{|D|}log_2\frac{|D_i|}{|D|}n是特征值A的个数。

决策树生成

  1. ID3算法
    核心:在决策树各个结点上应用信息增益准则选择特征,然后递归地构建决策树。
    过程:从根结点开始,对结点计算所有可能的特征的信息增益,选择信息增益最大的特征作为结点的特征,由该特征的不同取值建立子结点,再对子结点递归地调用以上方法,构建决策树,直到所有的特征信息增益均很小或者没有特征可以选择为止。
    ID3相当于用极大似然法进行概率模型的选择
    NOTE:
    由于ID3算法只有树的生成,所以生成的树模型容易产生过拟合现象。

  2. C4.5算法
    过程与ID3相似,只是对ID3进行了改进,使用信息增益比来选择特征。


决策树剪枝

决策树的生成过程仅考虑到对训练数据集分类的准确性,这样生成的树模型容易出现过拟合且构建的树过于复杂,所以有必要对其进行剪枝。

剪枝:从已生成的树上裁掉一些子树或者叶结点,并将其根结点或者父结点作为新的叶结点,从而简化分类树模型。剪枝往往是通过极小化决策树的整体损失函数来实现的

定义损失函数
设树T的叶结点个数为|T|,t是树的叶结点,该叶结点有N_t个样本点,其中k类的样本点有N_{tk},k=1,2,...,K,其中H_t(T)是叶子结点t的经验熵,\alpha\geq 0为参数,决策树学习的损失函数为:
C_a(T)=\sum_{t=1}^{|T|}N_tH_t(T)+\alpha|T|
其中H_t(T)=-\sum_{k=1}^{K}\frac{N_{tk}}{N_t}log\frac{N_{tk}}{N_t}
所以最终的损失函数表示为:
C_a(T)=-\sum_{t=1}^{|T|}\sum_{k=1}^{K}N_{tk}log\frac{N_{tk}}{N_t}+\alpha|T|

公式解释:-\sum_{t=1}^{|T|}\sum_{k=1}^{K}N_{tk}log\frac{N_{tk}}{N_t}是表示模型对训练集的预测误差,即模型与训练集的拟合程度,|T|表示模型的复杂度,叶子节点数越大模型越复杂,\alpha是调节参数,控制模型的拟合和复杂程度。
\alpha确定时,选择损失函数最小的模型,这里定义的损失函数其实等价于正则化的极大似然估计。

算法:
INPUT: 生成算法产生的整个树T,参数\alpha
OUPUT: 修剪后的子树T_a
1.计算每个结点的经验熵
2.递归地从树的叶结点向上回缩
回缩前后整体树的损失函数比较,如果回缩前的损失函数大于回缩后,进行剪枝。
3.重复2,直到不能继续为止,得到损失函数最小的子树T_a


python 代码实现


后期加入


总结:决策树是一种简单快速的分类算法,本文不仅把熵相关的概念给整理了一遍,文中信息增益和信息增益比也可以用于其他模型的特征选择,而最后剪枝部分提到的决策树的损失函数是我之前在专门写的《详述机器学习中的损失函数》博客中没有提到的,这里也是一个补充。

相关文章

  • 决策树的理解与应用

    背景 决策树?是一种基本的分类和回归的方法【以前总是下意识以为决策树只能用于分类,事实上还可以用于回归】。在分类问...

  • 学习使用Microsoft决策树创建 OLAP 数据挖掘模型

    微软决策树-挖掘模型建立及应用;学习使用Microsoft决策树创建OLAP数据挖掘模型;深入理解决策树分类的数据...

  • 决策树会有哪些特性?

    决策树(Decision Tree)是机器学习中最常见的算法, 因为决策树的结果简单,容易理解, 因此应用超级广泛...

  • 2018-05-14

    机器学习算法优缺点及其应用领域 决策树 一、 决策树优点 1、决策树易于理解和解释,可以可视化分析,容易提取出规则...

  • 常用机器学习算法优缺点及其应用领域

    机器学习算法优缺点及其应用领域 决策树 一、 决策树优点 1、决策树易于理解和解释,可以可视化分析,容易提取出规...

  • 李航-第5章决策树

    决策树的学习算法包特征选择、决策树的生成与决策树的剪枝过程。决策树学习应用信息增益准则选择特征。信息增益大的特征具...

  • 决策树学习

    下文介绍学习决策树的过程,我们通过例子来更好地理解决策树。 决策树是什么,是一种基本的分类与回归的方法。分类决策树...

  • 数据分析方法-决策树

    大家好,这篇文章我们探讨下,决策树算法的相关的知识,决策树是一种分类算法,现在也可以应用与回归,决策树算法的实现有...

  • 经典机器学习系列之【决策树详解】

      这节我们来讲说一下决策树。介绍一下决策树的基础知识、决策树的基本算法、决策树中的问题以及决策树的理解和解释。 ...

  • 快速简单的理解决策树

    发现很多解释决策树的文章都讲的比较复杂,这里就分享下对决策树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快速简单的理解决策树这回事。 一.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决策树的理解与应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rmk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