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北宋/苏轼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元丰三年的二月,苏轼由于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拖家带口的苏轼,自此开始了他风雨飘摇的半生。
因为戴罪之身,当地的官员没有人管他。
苏轼只能无奈带着全家,寄居在黄州东南的定惠院中。
夜的黑带来无尽的凄凉和寒冷,于是他写下了著名的《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心中的苦闷无人诉说,官场的失意只能自我消化。
命运带给这个男人无尽的挫折和凄凉。
如果说内心的孤寂,偶尔能用文字抚慰,可物质的贫瘠,更加让人难堪。
苏轼带着全家又搬入了被废弃的官府驿所——临皋亭。
他将钱按每日150文的量串成钱串子挂在房梁上,吩咐家人不得超支。
偶有剩余的话,就将钱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或者用来招待朋友。
苏轼的窘迫,让一位叫做马正清的读书人看不下去了。
马正清向官府申请了城东一片蛮荒地,让苏轼开垦用以生计。
苏轼好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欣喜若狂。
他用了一把火将那片荒地的杂草烧掉,带领全家开垦荒地、躬耕陇亩。
每日劳作带来身体上的疲劳,竟让苏轼乐在其中,自封“东坡居士”。
在黄州的日子,虽然清苦,但也不乏快乐。
就像林语堂先生所说的:
“苏轼是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
黄州的猪肉十分便宜,可穷人家不会做,富人家又看不上。
苏轼倒是悠哉,买来猪肉,自创了一套法子,做成了一直到现在还出名的“东坡肉”。
是啊,既然官场不得意,可生活还要继续,总是愁眉苦脸的,还不如自己找点乐子。
既然山珍海味吃不起,把便宜的猪肉做好了,一样美味无比。
就这样在黄州困顿了四年多,宋神宗想起了他,于是将他从黄州调到汝州。
经历了困苦劳顿,又经历了小儿夭折的苏东坡,急切地想要定居下来。
他在路过常州时,被常州的风光吸引,奏请皇帝让他在常州养老,等待的同时,他还不忘记游山玩水。
在泗州,某日下起了淅淅沥沥的雨,他和友人刘倩叔去游南山。
乍暖还寒的天气,让苏东坡诗兴大发,写下本文开头的《浣溪沙》。
是啊,经历过人生的大风大浪,这点轻寒,算不得什么。
一片烟雨蒙蒙,一片杨柳依依,映衬得沙滩格外的美丽。
远远看去,洛涧之水,烟波浩渺,静静地流入淮河,似一幅美丽的画卷。
为了更好地玩耍,两人还准备了野餐,一盏清茶,一盘时蔬。
简单甚至略带寒酸的餐食,并没有让苏东坡自怨自艾,而是感到了无比的满足。
要知道,苏东坡可是“北宋第一大美食家”。
他在《老饕赋》列举了无数让人流口水的美味佳肴。
猪颈肉、螃蟹大钳、樱桃和杏仁浆制成的糕点、半熟的蛤蜊,可以说苏东坡早就尝尽了人间美味。
可那时的苏东坡却独独为眼前的清茶和野菜发出了一声对生命的感慨。
就像苏东坡说的那样:
“人间最有味的,就是清淡的欢愉啊。”
什么是清淡的欢愉,它不是大欢,不是狂欢,只是淡淡的,甚至不值得一提的欢愉。
或许年轻的时候会大喜大悲,可人一旦上了年纪以后,才发现,生命不过是一场简简单单的旅行。
生活简单,才能自在洒脱;内心简单,才能幸福快乐。
就像苏东坡一样,面对困境,不是怨天尤人,而是从容安然,用最欢乐的心情去面对生活。
作家柯南道尔说过:
“心境是可以把地狱变成天堂,也可以把天堂变成地狱。”
洒脱一点,用淡淡的心情,去过淡淡的日子。
毕竟,再繁华的日子,最后都会归于平淡。
放弃过多的欲望,摒弃过多的愁绪,人生的修行,就是修炼一颗简单而纯粹的心。
聪明的人知道自己在什么年龄做什么事情,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淡然,是生活的本质,而生活最好的滋味,是清欢。
让你我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