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的知识学习平台现状的剖析

我的知识学习平台现状的剖析

作者: 成长就写写 | 来源:发表于2017-05-14 18:26 被阅读0次

这一两年知识内容付费的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再加上之前非常盛行的微信公众号、在线音频平台、知识问答社区等内容平台;近半年里,我已零零散散在知识付费平台投入过千元。而回过头来自我检视这些内容的产出,则心中有以一些失落感。但先从自身找问题,我该怎么调整。

整理出这张内容,我可以认为自己是个勤奋但不聪明的人。以微信公众号、资讯平台每天更新的频率,或每周读一本书的效率,想要学习完这些内容, 我得每天学学学,其他什么都不用做了。我想学习方向是对的,但知识量获取过饱和,学习效率不高,方法不对,使得我陷入一个学习的表面状况,核心问题对自我的了解不够:目标不明确、缺乏系统化思维,深度欠缺;具体表现在以下 5 方面:

问题1:主题 | 主题不聚焦;

90 % 的主题内容,都是与工作有关。所以我的学习角度都是功利、实用主义,且主题零散,之间的重复度高和结合度低。问题根源是我对于主题内容了解不够深入,获取知识的目标不明确,常做勤劳的「无用功」。


问题2:内容 | 短平快,缺乏系统关联;

微信公众号、各资讯等平台的内容,几乎每天更新;我获取信息的方式非常容易,且容易被有爆点、槽点、料点的内容所吸引。人首先是对容易获得的内容不太懂得珍惜,另对于特别的内容容易被吸引,而没深究内容的可参考性。进一步说明我对内容的深入了解度不够。


问题3:转化 | 缺乏对学习内容的输出和交流分享;

在获取很多信息后,通常简单浏览后,对于好的内容,会进一步收藏同步、整理;但没有输出,因此也缺乏思考;最后也没有内容分享与同行交流,促进进步一思考。整个过程形成闭门造车的死循环,或者「自high」中。

因此一定要打通自我学习的整个过程,吸收多元的观点,禁止「自high」。


问题4:平台 | 以资讯信息为辅主,以书籍、课程等为辅;

原本我的注意是集中在资讯信息的获取,且为散点式,对于选择平台没有深入的探究,多跟着潮流走,且内容依据兴趣爱好、生活工作相关度选择。没有真正思考平台价值和内容。但选择平台的判断标准,依然是自己对于内容深度的理解了。


问题5:管理 | 没有合理安排更新进度;

资讯地更新换代非常快,经常出现我们跟不上的情况;且我们有很多零散的碎片化时间,制定每周计划,合理安排完成,不再按照之前「放养式」学习,结合日常生活情况,加强自己对时间和情绪的管理,帮助自己完善自己知识体系。

调整计划

目标:工作更高效,生活更有趣。

方向:加强系统化,降低零散化;更专注,更深入,更集中,更互动、更灵活。

具体措施:统计时间、调整主题、深入思考、加强输出,优化平台;

策略:以系统化的线上线下课堂,和书本内容下进行梳理,可找领域大牛帮忙;辅助日常资讯内容,不断更新迭代。

执行步骤

1、统计时间

统计整理了我每周在工作之外的时间(每周按 40 小时),每周约 20 小时投入在学习里,因此怎么分配 20 个小时就非常重要。


2、主题统计

如图1 ,我将我目前关注的主题进行了梳理,之后就要进行精简。

评价:原本的学习内容都与工作有关,视角比较功利,缺乏生活气息,呈现出工作时间内是在工作,不工作的时间也在工作。

曾经一个朋友也评价我:「你就是为了工作而工作,完全本末倒置。」是呀,工作外更重要的事,就是生活。而我在生活中工作,逐渐为了工作而工作,而不自知,一语进行梦中人。目前的结果是工作没有工作得很好,生活也没有有乐趣。反思我这 3 年的工作,或者加上 4 年大学,我都是在「学习」,我太缺乏生活的乐趣感。

面对这么多的资讯内容,我一定是要采取集中式整理,而不是内容更新了,我马上要去查看。改掉这个坏毛病,将会让自己提高更多的效率。


3、调整主题(这是一个自我探索和持续的过程)

方向:精简分类、新增生活;

类目:工作 - 科技 & 运营;生活 - 成长 & 乐趣;


科技

目标:获取科技圈内最新和专业的资讯,不断更新迭代对科技的认知。

内容:

- 专栏:我订阅了「得到」专栏的吴军博士的专栏,当时想了解硅谷视角下的科技资讯,但吴军老师的资讯类别比较多,并非专注于科技,所以我挑出了科技内容进行整理。而对于教育、生活等话题内容,则作为参考。

调整:目前科技业内最好或教全的资讯或专栏,是王煜全的《前哨》,所以我讲会将科技专栏的重心移到这块。

- 资讯:雷锋网目前是硬件科学资讯平台较多和全的网站,但对于细分领域的人工智能中,「机器之心」会更加专业。而 36 Kr 、虎嗅的内容更加偏互联网,将作为日常订阅补充。

- 书籍:将吴军老师撰写的《浪潮之巅》、《智能时代》、《数学之美》三本书,将在今年细度,完成阅读笔记出。


运营

- 思路:《运营之光》这本书在读完后,比较系统地梳理了运营工作中的价值观和技能。后期也将结合三节课中的运营思系统,自行在工作中细化。因为运营工作还包括了用户、内容、渠道,数据分析、项目管理等板块,具体到的技能则包含了文案、设计、办公室软件等基础技能。软技能则包含了沟通交流、策划、资源协调、商业格局等内容。

- 书籍:运营之光1.0 & 2.0 ;

- 公众号:三节课、李叫兽。对于其他的公众号内容,则根据工作需要,以及实践中具体主题内容来细化学习。

- 深入书籍类目:市场营销、传播学、心理学。


成长

目标本是配合工作的,希望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职场竞争力,从而获得更多的时间和资本去生活。但需要进一部提升对成长的要求。以目前我想要学习的内容,今年12月前,先把这块内容吸收完,再去新增更多的内容。建立好自己学习的习惯,打好基础,再逐步提高软性内容,如朋友维系、商业格局、情绪管理、时间管理等内容需要加强。

- 公众号:改变自己、辉哥奇谈;

- 社群:理性知识分子社群、每天打卡群;

在每日精进的科技和运营内容,成长要体现为个人经济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具体包括增加现金量,优化现金流动率,具体是需要梳理自己的财务信息,以及要做财务计划,这是成长的基础了。


乐趣

通过读书交流,提高内心的充实感和满足感。读书也逐渐成为我的兴趣爱好,配合着豆瓣、微信交流群和长期课堂,让我的生活更加丰富,也逐渐认识更多优秀的小伙伴,

另外培养一门兴趣爱好,舞蹈是我小时候非常喜欢的一个特长,但越往后,越成为一个「实用」的人,艺术的气息离自己越来越远,对生活升华的感知月越来额弱。我希望自己今年能重新捡起来,不再只是在脑海里想象。


4、平台选择优化

社交媒体平台:已关闭朋友圈;公众号置顶了 10 个内,微信社群选择信息查看;微博关注人数 30 人内。

系统化课堂 & 书籍:每 2 周读一本书;目前统计我读专业性书籍的效率是,半小时 10 页;通俗读物 3  小时一本。每两周读一本书,并通过写读书笔记(或书评)等形式,来加强系统化的学习;线上线下课堂内容,则根据时间而定,重点是做笔记输出。

其他行业或生活资讯:结合上述 4 个板块内容而定。


5、加强输出

目前我以文字的形式在简书的平台输出,从今年 3 月开始,这是一个好的开端,每天我也有一个「微写作」的习惯,让我充分感受到知识在我体内的流动和更新。知识越深入挖掘,越觉得自己内容匮乏,也让我有更多动力去吸收学习,希望形成正向系统循环。

最后我会放开我的心态,增加与好友的互动交流;在输出的内容上,尽量保证每一篇内容,都能与我的朋友分享,希望找到共鸣者或者不同意见者。也期待我的内容能带给别人正能量和价值,也欢迎正在看这篇文章的小伙伴给我留言哈。

附上

五一期间,我对目前比较热门的「得到」、「一块听听」和「分答」3个平台的APP 数据概况简单做了统计,从类目、话题、分享者、关注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对于你选择资讯类平台的内容时,有一些参考价很值。

「得到」平台 25 位导师内容 「一块听听」最受欢迎的前 30 位导师内容 「分答」话题分类统计

统计说明

1、订阅经济类的人最多,大家学习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财富增长;具体针对职场 / 理财 / 投资等场景或具体领域订阅;

2、其次为自我成长类,学习认知;突出内容为认知模型结构建立,把握未来趋势;

3、自我品牌的打造;包括了写作和演讲的表达,以及企业中的品牌营销内容打造的专业技能训练。

4、其他话题包括了教育、情感、房产等人们生活的紧密话题,是日常生活关心和烦扰的话题。

相关文章

  • 我的知识学习平台现状的剖析

    这一两年知识内容付费的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再加上之前非常盛行的微信公众号、在线音频平台、知识问答社区等内容平台;...

  • 生活逼的~你会

    如果你爱学习又爱自由! 你会:学习炒股,了解各种金融知识,剖析各个行业的发展与现状,2006-2008年每天都有1...

  • 碎片学习也需要仪式感

    你平时,有没有在知识平台学习的经历。我一直在“得到”学习。你平时怎么学习平台上的知识呢?是否都会学习呢? 我自己订...

  • 知识经济实战营第二课作业

    全面剖析市场上的一家公司,或者你自己的公司,做什么业务?产品是什么?生产体系是什么? 是知识产权学习型产品的平台 ...

  • 我想这么度过100天

    目前自我现状剖析: ️ 生活节奏混乱,作息不规律常熬夜,饮食不规律,垃圾食品食用频率过高 ️ 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成...

  • 微博机器学习平台云上最佳实践

    简介:本文讲述了微博机器学习平台和深度学习平台的业务功能和云上实践,剖析了阿里云大数据在微博这两大学习平台的架构建...

  • 因为一次bug的教训,我决定手撕Nacos源码(先撕客户端源码)

    Nacos源码剖析 Nacos源码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为了深入理解Nacos,我们剖析源码,分析如下2个知识...

  • 学习理财知识的平台

    前几天看了一篇理财的文章,里面说可以经常逛一逛某球APP,看看大家都在讨论什么。 看完文章,立马下载了一个某球AP...

  • 快消品模式、B2B平台:你的方向错了?

    小编按:目前,快消品B2B平台的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鲍跃忠老师将为大家深入剖析快消品B2B平台的现状和不足。...

  • 微博机器学习平台云上最佳实践

    本文讲述了微博机器学习平台和深度学习平台的业务功能和云上实践,剖析了阿里云大数据在微博这两大学习平台的架构建设上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知识学习平台现状的剖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rrq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