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自己和他人

作者: 鸭蛋00 | 来源:发表于2017-05-14 13:18 被阅读0次

从小的学校教育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好人,一个拥有众多好品质的人,譬如善良大方、宽容团结、独立自信等等。

然而我们会在某个成长的节点发现自己身上显露出许多与之相悖的品质,譬如嫉妒虚荣、自卑懦弱、固执缺乏安全感等。

惊叹的同时还夹杂着些罪恶感。我们会问自己:你怎么会这样?你变啦!

随着阅历的增加,你敏锐地觉察到周边人似乎也这样,会不安会软弱。你恍然觉悟,嘿,这不是大家都有的人性嘛,你又何必太苛求自己。

意识到这一点,仿佛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

我有一个不喜欢的人,好像见不得你好,找到辫子就泼冷水。我很不理解,又没招你没惹你,犯的着吗?(为了排除偏见的可能性,留意了一段时间。当然依然可能存在偏见)

直到有一次,她犯了一个小错误,我兴致勃勃地故意当面损了她两句。

那一瞬间就好像在打脸。啊喂你不也这样嘛?还说人家。你自己不也贬低别人从而树立自己更强的形象吗?

然而这才是一种真正的弱小。通过打击别人获得的优越感不堪一击,随时都面临着崩塌。

当然有了相对更加完善的心智,我没有怪自己。意识到了接纳自己,完善自己就好了。

很神奇的现象是,当我理解了自己,我也理解了那个她。谁天生那么美好,不都在修行的路上。

当我再次遇到那样的她,也不再气急败坏和她理论。一方面是知道自己也这样,另一方面,有人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对你进行了反馈,不管是好的坏的真心的或是伪心的,那是很接地气的世界。

反而。在看待周围人的不足时,多了一些包容,也多了一些思考。

它为什么会这么做呢?背后的行为模式、原生家庭、价值观是什么呢?
我是不是也有类似的行为呢?

随之也许还会产生一些意外收获。与人相处不再揪着不足不放手,别人有的不足,你曾经有过或者未来也会有同样的不足。当我们不再把注意力放在周围人的不足上时,目光便聚焦到别人的优点之上,那真是一件提升幸福感的事情。你看到的是别人的美好,你会心情舒畅,别人也会因为你的欣赏感到舒畅,何乐而不为呢。

理解自己,也就理解了别人。

因为,其实大家都一样。

理解了别人,也就能收获一个更加快乐的自己。

相关文章

  •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读书笔记37——人们运用什么“理论”来理解自

    我们如何理解自己?我们如何理解他人?他人如何理解自己?他人如何理解我们?我们常常给自己或他人的人格...

  • 理解他人,释放自己

    “xx,什么时候去给我割玉茭?”“没事,误不了,你还要种麦子呢?”“我倒不种麦子。”“行,甚会割叫你。”这是我两个...

  • 了解自己,理解他人。

    我家有个妹妹,小我11岁,刚刚参加工作。回想起大学四年,苦口婆心的碎碎念,未来如何如何,你要如何如何,我不知道影响...

  • 理解自己和他人

    从小的学校教育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好人,一个拥有众多好品质的人,譬如善良大方、宽容团结、独立自信等等。 然而我们会在某...

  • 看见他人,理解自己。

    作为助教参加了三天的教练动力(CD)课程二讲。周四提前演练,每天定向和复盘,学员支持,个案沟通,冲突处理。。。让这...

  • 了解自己 理解他人

    1、通过测试,我是一个高D和高I 人,支配49%、影响60%、稳健28%、谨慎46%,在重新看了报告之后,还是有请...

  • 了解自己,理解他人💞

    ✅ 今天的陪伴主题是:了解自己,理解他人 放别人一马,同时也放自己一马 邀请你今天: 【1】重新阅读自己的报告 【...

  • 理解他人,表达自己

    这是曹阳战友向我们分享的吴军老师的《阅读与写作50讲》发刊词的题目,“理解他人,表达自己” 吴军老...

  • 理解他人,快乐自己

    原以为 生命教育课已经结束了,没想到还有课程要学习,孩子们乐坏了,要知道他们马上就毕业了,或许以后没有机会再...

  • 理解他人,善待自己

    理解是一种高贵的语言,是心灵静默的一种升华。 多一份理解,就多一份温暖;多一份理解,就多一份感动;多一份理解,就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理解自己和他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lrq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