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全面揭秘和解决“行为上瘾”的奠基之作·美国亚马逊分类图书畅销榜一名。
我们中近半数人至少有一种“行为上瘾”:无时无刻盯着手机,不断刷朋友圈,通宵追看电视剧集,没日没夜打游戏,频繁查看邮件,用太多时间工作……
本书揭秘那些被设计出来的“瘾”,指导我们摆脱行为上瘾、重获生活掌控权,也帮助孩子远离上瘾、健康成长。
金 句 精 选
1. 上瘾不是喜欢,而是渴望。
2. 儿童健康发育的最重要因素是积极的亲子关系。
3. 对待行为上瘾的方式有两种:消除它们,或者驾驭它们。
精 华 解 读
一、行为上瘾的兴起
二、上瘾体验背后的六大诱导因素
1、 诱人的目标
目标有多诱人,上瘾动力就会有多强大。
2、积极的反馈
你有没有发现,有些小孩子进电梯喜欢摁按钮,特别皮的小孩还会全摁掉。为什么小孩那么爱摁电梯的按钮呢?因为摁它会亮,这个就是即时的反馈。
3、毫不费力的进步
4、逐渐升级的挑战
5、未完成的紧迫感
所谓蔡加尼克效应,是指未完成的体验比已完成的体验更多地占据了我们的脑海。
6、令人痴迷的社会互动
2010年,有两个人在美国搞了一个“火辣不火辣”的网站,一度非常火爆。访客可在该网站上传自己的照片,让其他的访客为自己的相貌打分。8天之后,这个网站吸引了200万次点击,这个网站不仅得到了病毒般的传播,还让人上瘾。
三、远离行为上瘾的科学方法
有很多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把他们扔给电视机,扔给iPad,扔给手机,扔给屏幕。有些家长看到自己一两岁的孩子学会操作手机,还会觉得很得意,但这就是刷屏上瘾的开始。
实验表明,长期面对屏幕的孩子,其大脑可能会不正常成长。
一、行为上瘾的兴起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创造上瘾产品的人都不允许自己的家人使用那些产品。用iPhone和iPad改变世界的乔布斯,在2010年接受《纽约时报》的采访时承认,他的孩子从来没用过iPad。美国《连线》杂志的主编克里斯·安德森对家里每一台设备都设定了严格的时间限制,他的5个孩子从不准在卧室里使用屏幕。
那么,我们该如何辨别自己是否行为上瘾?行为上瘾有哪些症状呢?
那么成瘾的生理性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在书中讲了一个有趣的实验。研究人员奥尔兹和米尔纳在一群老鼠的脑袋上都插了一个电极,用电流刺激老鼠的大脑,观察它们的反应。
实验结果发现,大部分老鼠都害怕电击,只有一只表现得非常兴奋,不仅不害怕,反而很享受,甚至主动追求电击。
而“快感中枢”,快感。用在人体上。快感。毒瘾。
诱人上瘾的因素——环境
那只猴子的名字叫“埃及艳后”,鲁登伯格将它放在了实验室的一个笼子里。电极。
格后来将“埃及艳后”带出了笼子,放在其他地方,没过几天,这只猴子就没了瘾。但是只要一带回那只笼子,这只猴子就又开始按压金属棒。
美国在参加越南战争的时候,大部分美军士兵,毒瘾。回到美国本土后,总体的吸毒复发率只有不到5%。环境。
一个叫作艾萨克的男孩,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位于华盛顿的美利坚大学。但到了第二学期,由于学习压力很大,他沉浸在了网络游戏里,打游戏打到昏天黑地,严重影响到他的正常学习和生活。换环境,没有网瘾了。回到环境又开始了,最终离开了华盛顿,在西雅图网瘾中心的附近开办了一个健身中心,帮助那些戒除网瘾的人进行体育锻炼,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三、远离行为上瘾的科学方法
1.帮孩子远离行为上瘾的方法
(1)自然的交流活动
(2)跟孩子面对面地沟通
(3)要限定屏幕使用时间
2.行为上瘾习惯如何改变呢?
(1)不要总是动用自己的意志力
(2)用好习惯代替坏习惯
(3)改变语言方式
“不要”、“不能”、“不可以”这些词汇都会造成我们的排斥心理。改变语言方式,尽量用一些具有掌控感和主人翁感觉的词汇,有助于改善我们的上瘾行为,比如“我能”、“我可以”等。
(4)改变环境
(5)借助负面反馈
结 语
行为上瘾无处不在,它披着各种外衣,伴随着技术的发展,一步步侵犯我们的现实生活。怎样防止自己深陷“行为上瘾”的泥潭,是每个人亟待思考的命题。认识它,洞悉它背后的设计原理,采用科学的方法预防和改变它,我们的生活才能回归现实,幸福方能圆满!生活才能真正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