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学习《弟子规》"次谨信"这句。

有同学会问,为什么先"孝悌"再"谨信",这个先后排列有何原因?
善良,关爱他人是第一位的,然后才严谨诚信,这是讲大方向对了,其余规则才会没错,这是说其他规则应受大方向引领。
如果我俩是好朋友,我俩相约明天下午放学,五点准时去偷李奶奶家的甘蔗,我们俩守时在五点去了,这虽是守信,但是还不如不守信呢,因为这个干的是一件错事,所以方向很重要,在善良关爱的引领下的"谨信"才是好品质。
先谈"谨"。"谨"指小心、慎重。能做到谨慎的人是修为极高的人,这里面包含冷静自律,自我节制的品质。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冷静的心理素质,试题比别人先做完,不得意;比别人后做完,不着急;比别人落后,不自卑;比别人优秀,不骄傲。正如《道德经》中所言:豫呵,其若冬涉川;犹呵,其若畏四邻。这说的是:做事谨慎,全神贯注,象过冰河,生怕冰裂,做事深思熟虑的心态;小心谨慎,就像害怕邻居指出错误一样。
自律是成功人士最重要的品质,能自我节制,管控自己,能经受住各种诱惑,这是一个有大决心的人。比如汉堡很好吃,有同学认为想吃就吃它,但许多人为了磨练自己,训练自己,管控自己,就不吃它,但不能自律者就会说我吃一次没事,但一放纵就不可收拾了。你不可试探你的上帝,因为凡事探求者,必定别有所图。你,就发生了动摇。
学习中有自律的品质,那是多么优秀啊,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容一次落下,不容一题应付;上自习课时周围同学开小差或说小话,但有自律的同学硬是守住不说;搞大扫除,有的玩玩水,有的拖着扫帚,随心所欲,但自律的同学一丝不苟;做早操时,有的手脚无力,有的东张西望,但自律的同学一定将每个动作做到位,如初学时老师教的那样,"不走样"……
有同学会说,这不是机械了吗?这不是控制人吗?这不是奴性吗?这不是为难自己吗?但多年下来,你会发现自律的那个同学离自己愈来愈远了,自己已经追不上了。
接着说"信","信"就是诚信。
古代"信"指人言,替别人捎口信,转述给对方要准确,这叫"信"。后来引申为做人要诚信,说的、要求的,要与做的、完成的吻合。
人类是一个整体,人与人的关系密切,如果没有诚信,就没有办法与人协调。比如完成一个工程,要求5日做到多少,结果你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努力完成,那么后面的工作就没法展开,大家都得等着你把这一部分完成。
学习上需要"信",背书、读书、写日记,哪个可以少了"信"?在写读书笔记时,有同学玩聪明,我抄别人的,老师反正不会仔细一个字一个字的看,写日记时,我大段的抄写,老师只是说说而已,我照样完成了作业任务,但这个同学只顾眼前,没有考虑以后的需要,没有考虑这个过程中的积淀对以后的成长,表面上是很快、很轻松地完成,最终走的是最慢的路,甚至走不通的路,自己为自己挖了一个坑。
所以达不到"信"的程度,最终损害了自己的利益,破坏了自己的学习意志,最终一事无成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