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读书
自我节奏必无坦途

自我节奏必无坦途

作者: 清水葉子c | 来源:发表于2023-01-13 11:57 被阅读0次

个体或凭喜恶或凭利驱在广阔的人生中逐渐在各方各面形成自己的节奏。所谓“自己”,不过是不同事物间节奏的区分,若要在同一界域内做出形形色色的个人节奏,恐怕是不存在的。

坊间有个形象的比喻,叫“世界磨去我的棱角”。事实上,讲集体节奏将个体节奏吞噬消融或许更为妥当。此处的节奏既是指选择的一种行为方式,也包含了所追求或暗含的某种本质与特性。自我节奏的消弭其因有二,均与人类的群体性密不可分。

其一,自我节奏的形成在群体中是最举步维艰的。既然成为一个群体,必然存在共有的价值观念或生存信仰,在道德的捆绑,制度的约束下,这种群体生存模式只允许重复与模仿,而力反自创。想形成自我的行事节奏,并不像选择一个好习惯那样简单。而大多数人的想法都太过纯真:仿佛只消像一杯水喝下去,清清凉凉的,身心愉悦,由此便认定这是个好习惯,所以愿意日日夜夜重复。错了,倘若这是一个观念里提倡喝可乐的群体,自然有千百种途径让你以此为信仰。在“选择”之初,群体中的个体就已经是“被选择”的了,我们认识到的事物经过筛选,感知到的世界也已经层层过滤。在大节奏雷同的情况下,我们在眼前pH=6.6和6.7的可乐中慎重抉择,最终不负赤子之心与众人相逆选择了6.7,美其名曰自己的选择。

再者,倘若真有志士选择了那杯清水,那又如何?不好意思,你会被诱降,被改造,甚至被驱逐,直至你洗心革面重回群体节奏的大框架。早有无名村官借《罚之诛》陈尽“搞特殊”的顽劣,其言短浅,不堪卒读,但却正是当今各方惯用的价值标准。自己的节奏谈何容易,在这里,你只是规则制度的破坏者,鼓励个性的人道主义并没有你想想的那么深居人心。若拥有的是与群体相悖的自我节奏,你将不能被任何一个群体所接纳。然而人生在世,身处群体的必然性又是无法被选择的,那么你将何去何从?只好自我抛弃在历史的泥淖中了。

但若跳出人道主义的自我悲伤来看,群体节奏确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而自己的节奏必不利于社会的发展。用兵之时,或是某项政策推进之际,过度的特性将不利于一鼓作气,贯彻始终。人心也易生异变,各抒己见,不欢而散。因此于大局视野,真正的自我节奏是不可取的,被保留的只能是大节奏下的微茫选择。

自我节奏是否可取未成定论。或许这个难题只能留给在历史中龋龋前行的人们。只是这条路,必无坦途。

相关文章

  • 挺有道理的句子

    “多燥者必无沉毅之实,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 甘人之语:

    多躁者,必无沉潜之识; 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 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 多言者,必无笃实之心; 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 今日学习

    多躁者,必无沉潜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笃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

  • 汇7

    #书摘# 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 2020-08-08

    多躁者,必无沉潜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笃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浮...

  • 练习(169)

    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曾国藩

  • 无题

    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曾国藩家书

  • 《晚习一句》跟着老赵读经典第372段

    【原句】 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小窗幽记》曰:“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

  • 自我节奏

    有些人赚点小钱,温饱度日,开开心心,也是一种成就;有些人忙忙碌碌,到了一定年纪,发现和亲人朋友都疏远了,后悔不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我节奏必无坦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rsg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