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在世,不会总是一番风顺。工作和生活的事情,会不断遭遇种种困难险阻,我们像是在海中的小舟,有时风平浪静,前途顺利,有时风浪涛涛,挑战的波涛一波接一波袭来。
小舟在大海中遭遇风浪险阻时,要么放弃后退,或另寻它路或回到原地;要么勇敢前行,乘风破浪。
现实的生活或许比大海行舟,要复杂百倍。因为人无完人,所以我们做的事情,受到的挑战是多样化的。
我们可以把这些面临挑战的事情大体分两个方面,一是自己擅长或者热爱的领域,一是自己薄弱和不感兴趣的领域。两种不同的方面,应该区别考虑。
依我看来,对于自己不擅长和不感冒的领域,遭遇瓶颈,实在是正常不过。我从小不善于写字,笔画笨拙,字体不美,曾经想要练一手好字,但因为兴趣不强,练习的过程断断续续,终究没有质的提升,一度引以为憾。
我也曾讨厌英文,或许是因为中学老师教学时候,只是灌输语法,生硬的记忆训练磨灭了兴趣。之后的学习生涯就为了应对考试,变成一种煎熬。
然而,我们会发现,身边拥有特长的人特别多,但全然完美的人却不曾见到。一味相信木桶理论,闭门造桶,或许会使自己原本有的长版被闲置荒废,而短板却长时间无法补齐。
任正非接受采访时说:追求完美的人是最没用的人,磨炼自己的长项才能成为优秀的人,把别人的长板拿来和自己的长板拼在一起,就能组成一个高桶。
对于自己的短板遭遇瓶颈,花费大量时间去攻克就是浪费时间,扬长避短或许是明智的选择。
不管是写字还是英文,只要满足了我的工作生活需求,何必再去克服困难弥补短板,想要欣赏好字总有兰亭集序,英文交流不畅也有人翻译。释怀后,可以专注更擅长的领域突破。
对于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领域,遇到瓶颈就是遇到了机遇。

无戒老师说:遇到写作瓶颈,就是到了渡劫的阶段,熬过去就飞升了,应该高兴才对
在我工作的初期,写报告总是一个抓狂的过程,但是自己写报告的逻辑和格式没有大的问题,被夸赞的次数多了,就有了持续输出的动力。
写报告会遭遇各种题材和形式的挑战,当遇到新的要求,会激发新的潜力出来,专注着完成新的报告,然后对页面的编辑、逻辑的梳理会有新的认识。
有人说:当你感觉困难的时候,就是将要成长的时候。我写作的过程中,到目前为止,遇到了两个阶段的困难。
第一个阶段,是自然写作,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写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时候。
有时会感觉素材贫乏了,没有灵感就形不成文章。这时回过来翻翻闲书、听听写作牛人的经验,又有了些许新的思考,继续成文。然后过了这个阶段,回过神来发现已经向前迈出一步。
第二个阶段,是定向写作的阶段,只写自己关于极简的思考和成长的感悟。
写极简,把各种观点拆开,写了两周,发现自己的素材又匮乏了,语言跳不出原有的圈子。我知道自己要经历成长前的磨炼了,虽然痛苦,心态却是乐观的。再翻开极简先行者的书,吸收别人的思考精华,内化出自己的思考输出,继续写着。过了这个瓶颈或许会有更大的天地。
突破瓶颈,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过程,就像修仙者的天劫,需要心无旁骛的专注、滴水穿石的耐性、和石破天惊的勇气。
体验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时刻,或许要坚持一年,或许要坚持十年,或许就在明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