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现在已经火烧眉毛了,还在打游戏,以为看过这篇文章就能提取到大咖精华,随便做一个星期题目就能上岸,现在就可以关掉这个页面了。小人在此手动再见。
这篇文章里凝聚了多位公考高分大咖的宝贵经验,可以带给你一些关于公务员考试的启发和指导,但也无法弥补亲自练习的重要性。
1.认真你就赢了
复习期间(3-6个月)应该保持的态度,几乎放弃所有玩的机会,把所有时间都花在复习上。大多数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好一点的“偶尔放松放松”。但是人都是有惯性的,惯性是你通过长时间坚持而养成的。
2.散发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气息
常识题中的有利于树立国家形象和政府形象的选项往往是对的;
言语理解中涉及对国家政府的用词必须把握有度,政府错了,你用词需要轻一点,比如:指责,而不能用斥责、苛责和谴责,然而如果是敌对国如日本错了,那么毫不犹豫要斥责、苛责和谴责;
资料分析中的综合题,通过政府管理体现出越来越好的选项往往是正确选项;
申论中,言语倾向也必须维护国家和政府的形象,可以提出对策和建议,但是对策和建议是要建立在保有政府地位和形象的提前下。
3.分工不同,技能不同
副省级更多考查的是理论能力,而地市级更多考查贯彻执行能力,这是因为副省级作为更高的管理者当然必须有理论基础,而地市级你更多去贯彻执行就可以了,理论并没有显得那么重要。
4.重点前置原则
做题顺序:语文—逻辑—数学—资料分析,在这中间跳过常识、数字推理和图形推理。后三项分值低,易纠结,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浪费时间。总之,先去做值得做的,分值高的,对自己而言靠谱的。
5.练习题先难后易
每次备考买一本国考试卷来做。因为省考和国考都是120分钟,而国考题目比省考多,而且更难。在系统复习完之后,开始做试卷练习的时候,先做国考题再做省考。
6.笔随眼走
在看完问题之后,一定要将问的问题划下来。
逻辑题的提问方式其实是很绕的,比方说“以下选项中最不能加强推理的是”“以下选项中最可能说谎的是”;
资料分析里面,题目里的数据很复杂,纵横交叉,必须在看到问题之后,找相关的计算条件划下来,然后再拿到题目核对一下是不是就是这个条件。否则很容易找错条件,找错之后计算量又大,一顿瞎算吃力不讨好。
7.复习过程(两大部分,两种总结)
第一个部分是专项训练。过程像以前的单元练习,基础知识的掌握,在练题过程中你可能会发现一些有用的公式和技巧,记录下来,补充到你的基础知识里面去。要复习某一个专题,就要达到至少80%的正确率,不然和不复习没什么区别。
——总结整理分类习题(错题集)
第一模块专项训练的错题,需要整理总结。
比如语文,暗示没看懂的算一类,搭配错误的一类。可以把这道题拍下来,然后截图做成WORD版的笔记。上面是一个类别以及你记录的注意事项,下面就是例子。这样以后复习语文就看这个笔记就行了。相当于一个分门别类的错题集。只有分类总结,才能记得住。
8.第二个部分是刷卷子
刷卷子最后一个阶段做真题。做真题的目的是为了“检验”。
——总结统计试卷(做表格)
刷试卷的整理总结,是为了对自己每个部分的优劣了如指掌,细化自己的问题。每次考前做题的时候,做统计,做一张EXCEL,记录每一套试卷的正确率、时间。
将试卷的题分为语文(选词填空和言语理解)、逻辑(图形和其他)、数学(推理和运算)、资料分析、常识。
每一个小的部分详细记录时间,错几个,前面有总计和百分比,设计一个函数,把结果一填,就算出来了。
9.总结!总结!总结!
真正让题海战术发挥作用全靠总结。
总结一定是规律性的,可复制性的,类似于粗心大意错的也要总结。必须为你的每一次抉择找到依据,而总结的过程,就是为你脑子里的“依据”在不断的积累。
例如,有些搭配错得显而易见,但是句子太长,冲淡了主干,再加上给你设置点陷阱,还是很容易选错;有的时候三个空,前两个都是对的,但是第三个是错的,也很容易误导人。
10.怎么做到清晰你的“依据”?
第一,回忆做题过程,这是一个很微妙的过程,要回忆起自己的思考逻辑是什么,这样才能知道自己是在哪个环节出的问题。其实这还是一个“细化问题”的过程,只是这个过程非常精细。
第二,在你知道了哪个环节出的问题之后,就要进行归纳,哪一类的问题应该怎么思考。
第三,是你需要做的事情不是看看答案和解法而已,而是应当总结一个思考的步骤,能总结出这个步骤,才是实质性的提高。
比方:“这是我们______的责任”选“义不容辞”和“责无旁贷”,那其实应该选责无旁贷,因为后面有个责任,算是一个暗示。
在做题的时候,应当主动的学会去找这类的暗示,习惯之后就能很容易发现暗示。通常正式考试的时候题目都比较严谨,选择的答案一定是有根据的,这类暗示就是非常确切的一个根据。
在前两个方法都无法选择出答案的时候,就应当根据“语感”了,选择更“雅致”的词。例如,季羡林老先生的事迹,选择的那个词语更雅致,更符合老先生的身份。
此文经过多方取材,反复修改整理,凝聚多位国考、省考、遴选成功的大咖经验贴,最震撼的不仅在于这些知识、方法,更在于他们做事的认真态度。
这份“锱铢必较”的执着,是牛人之所以牛的关键,也是成功人士总能一而再再而三成功的关键,人生的路还有很长。
公考是个台阶,人生还有更多的台阶,愿都能学习这种正确的态度。
网友评论
很棒,继续发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