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提到了俞军老师在他的新书《产品方法论》中提到了需求公式:需求=需要-支付。所以需求不是需要,但是需求源于需要。
什么是需要?就是用户在当前面临的困难,眼前遇到的问题。而需求的刚性则取决于此时此刻当下这个问题的急迫性和紧急程度。分析用户的需求不能单纯只想着用户要什么而脱离了对具体场景的把握。试想滴滴打车,当我们打开这个APP需要的是把我从A点送到B点。但是当我们结合具体的场景再来看,你会发现在这个统一的“需要”下面隐藏的不同的需求。
出差深夜回家,你可能希望路上能好好歇歇,放松放松,尤其在单位还能报销的情况下,那么你可能会选择专车,体验舒适轻松的感觉
自己带孩子去商场,你可能希望只要平安送到就可以,路途不远,经济实惠最重要。那么你可能会选出租车或者快车。
开班开会要迟到,你最希望的是赶紧来车马上走人,什么车不重要,最快速的把我送到最重要,那么你可能会一键呼叫所有的车。
所以,当我们在讨论一款产品用户的需求时,一定要把握的两个关键点:1.用户需要解决的问题。2.问题出现的的场景。
用户的需求是围绕一个具体的问题而产生,产品的本质就是解答这个问题。准确的定义问题要求我们站在用户的视角思考,而不是一个产品经理或者课程设计者的角度。以教育行业为例,虽然很多教育机构声称以“用户(学生、家长)为中心”,但知易行难。在实际运营时都变成了以业绩为中心。在设计课程产品时,又陷入了自我主观的单一教学视角当中而无法自拔,形成了可怕的自嗨循环。
以教师或者课程设计者的视角看待教育产品是非常危险的一种思维方式。这个说法听起来似乎不合常理,难道授课不应该是以教师为中心吗?
试想一下这个真实场景,在设计课程的时候我们往往会问自己:如何让课程氛围更好?如何能够提升自身的控场能力?如何能够让自己更受学员喜欢?仔细想想,这些答案背后的思维模式都是以“我”为中心,“我认为”定义了“好”的教学。但站在用户的视角来观察,课程氛围好,教师控场能力好,等等这些因素和学生学习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用户在学习方面遇到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呢?不是说这些因素不重要,而是在思考时我们没有想清楚站在用户的角度,这些因素为什么重要。只是看到别人这么做,大家这么说,很多时候也就默认为正确的道理。仅从现象层面思考,能学到的都是招数,学一招用一招,一旦用错,还可能给自己挖了个大坑。
怎么做到以用户问题为出发点?首先要明白:用户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一个,但是产品给出的解决方案绝对不只一个。我们尝试回答的是:针对哪些用户,在什么场景下,用哪个方案是最优解。产品的核心交付是解决用户的问题,产品好坏是你解决用户问题方案的好坏。诺基亚是非常牛逼的手机公司,但当面对智能手机这个新的用户需求(此时用户的问题是怎么才能用手机更方便的上网,浏览信息),依然困在了自己功能机定位,虽然不断优化,但是还是输给了IPHONE这个更好的解决方案上。
以出国留学考试培训行业为例,很多家长都希望甚至要求机构盯着学生来背单词,甚至出现了背不会不需回家的情况,搞得机构、家长、学生三方都非常疲惫,感受非常差。当家长向我们提出希望有人来管孩子背单词,她真正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担心孩子的词汇量不行,考试成绩上不去
因为孩子自控力不行,自己没法静下来背单词,最终影响考试成绩
当把现这个象拆分成这样两个待回答的问题时,是不是仅有强制盯着着背单词这一个解决方案呢。更何况背单词的枯燥和乏味甚至成年人都不愿意面对。解决词汇量的问题,是不是只能背单词,还能有哪些更好的解决方案?比如,通过阅读文章代入语境来背单词,通过精读训练营引入阅读场景来提升词汇。比如,通过设计更灵活的打卡匹配以更加灵活的激励手段来背单词。比如,通过引入助教线上讲单词结合线下抽查试的方式提升效率?这时候你就发现其实可以做的调整和组合非常多,所有的调整也都是围绕着用户的核心问题。产品优化和创新的空间就是在多样解决方案组合下无限逼近问题最优解的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