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宝通常是父母替孩子包办而形成的自我功能抑制(参考任丽的《我们内在的防御:日常心理伤害的应对方法》,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父母替孩子包办的潜意识是:“你做不好,你做不来,只有我才是正确的。”结果剥夺了孩子的探索欲和成长机会。孩子最后被养成了“巨婴”“妈宝”,丧失成年人应有的功能。
这些“巨婴”“妈宝”有一天成为了父母,他们非但不具备父母的功能,还会继续以“巨婴”的心态向伴侣甚至孩子索取。
他们向伴侣索取,希望伴侣能够像理想化的父母照顾婴儿那样照顾他们,一旦伴侣无法满足自己的要求,便会贬低、侮辱,甚至打骂伴侣,就像婴儿因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哇哇大哭一般,成年人用语言贬低、侮辱和打骂代替哭闹。
他们是如何向孩子索取的呢?
他们会一次又一次地跟孩子炫耀自己上学时有多厉害,孩子是多么差劲,最好孩子能夸他们一句“爸爸/妈妈你好厉害哦”,以此满足他们的自恋心理。
父母潜意识中制造孩子无能的感觉,让他们抑制自我功能,进而产生自己离不开父母的感觉,以此缓解父母被孩子抛弃的焦虑。
父母潜意识中把孩子推上父母的位置,把自己置于孩子的位置,颠倒了亲子关系,父母无法成为养育者行使养育功能,孩子无法成为孩子,享受父母的关爱。这就是加藤谛三说的“长不大的父母”。
侯玉珍在《因为我是女性:如何深度疗愈代际创伤》一书里指出,妈宝男和啃老族产生的原因是他们有一个无底线、无原则地爱他们的“完美妈妈”。
• “完美妈妈”造成的后果:剥夺男孩作为独立个体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被剥夺,男孩被“阉割”,永远是男孩,无法成长为男人。
• “完美妈妈”造就两种男孩:妈宝男和啃老族
• 妈宝男和啃老族的心理:产生分裂的自我——一方面自我感觉良好,感觉自己全能,一方面又特自卑且脆弱。永远在内疚和痛恨父母中煎熬。
• 妈宝男表现:忠诚于妈妈,通过婆媳冲突外化对妈妈的“恨”。
• 啃老族表现:事事迁怒于父母,却又无法作为成年人对自己负责。
• 造成男孩自我分裂的原因:“完美妈妈”对孩子有着分裂的、难以整合的投射。
• “完美妈妈”的表现:宝贝儿子,对他有高期待,事实包揽,无底线无原则;忽视、嫌弃女儿,利用和剥削女儿,让女儿打工挣钱供儿子读书,女儿结婚索要高彩礼给儿子盖房子娶媳妇;让女儿事事迁就儿子;把自己无法接受的无能投射给孩子,认为孩子永远需要被照顾,而自己是个全能妈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