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现在的城里人都不知道这个词的真正内涵,更没有实际的体验。我女儿前几年回到老家乡下近距离看到了牛,问爸爸为什么牛的眼睛那么大,靠近它会瞪着大眼睛好可怕。女儿对牛很好奇又不敢靠近。我告诉她不用怕,牛特别是母牛很温顺的,可以拿些菜叶给牛吃,那牛会更高兴,对人会更加友好。
记得自己六七岁的时候就开始被父母安排去放牛,那个时牛是村里小队集体的耕牛,由各家轮流复制喂养,大多时候还争着养牛,因为谁家养牛每天可以挣到一点工分。工分当时很重要,每家的工分就是每家为集体付出的劳动量,生产队就按工分分配粮食等劳动成果给每家每户。每次轮到我家养牛,父母都让姐姐和我去放牛,后来姐姐大了可以去干别的活,放牛的任务就交给我了。记得当时还有评价哪家养牛养得好就可以多养一段时间,就可以多赚些工分。不用父母说,我很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放牛很认真,经常想着哪里草多草嫩。每天放牛,牛对放牛人似乎很有感情,每天清早和下午去牵牛时,牛显得特别高兴,很温顺很友好的看着你,也特别听放牛人的。一段时间后,牛还让你骑到背上。记得小时候不少村民夸赞我牛放得好,也得到了生产队队长的认可,所以我家长期负责养着集体的一头牛。
后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了,我们家里俗称分田到户。开始一两年由于穷还不是每家都有一头牛,后来慢慢每家都有一头牛了。我也上学了,早上没办法放牛,一般下午放学了还要去放牛。这时候牛是真正自家的牛,是每一家农户很重要的生产资料,放牛的事肯定不能马虎,父母经常说要让牛吃饱,不然牛没有力气耕作。
当时一头牛要一千多块钱,是农户最贵的生产资料。买牛对农户来说不亚于现在家庭购房那样慎之又慎。哪家要买牛,一般都要请专门会看牛品质好坏的人去。记得我有一个姨夫很能识牛,我家去买牛都是姨夫去帮忙挑选把关。姨夫不仅会看牛的年龄多少和习性好坏,还能看出哪头牛的耕作潜力大。但是我记得姨夫也有失手的时候,记得有一次帮我家买回一头小牛,一年多就长大了,高大强壮,很能耕作,人人都夸这头牛买的好。可是才两年多的一个早上发现这头牛已经死了,当时对任何农户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我们一家人陷入悲痛之中。记得我也很难过,天天放的牛一下子就没了。人和动物相处久了也有感情,要离开也有些不舍。就像现在一些家庭养宠物狗或猫,都把宠物当成了家庭成员之一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