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孩子教育的“Purpose”

孩子教育的“Purpose”

作者: 杂草菩提 | 来源:发表于2018-03-14 15:43 被阅读25次

  一、对于教育的“习惯性焦虑”

早上七点,布丁来到床边,轻声暖语底对我说:“妈妈,起床吧!”还想赖床的我,假装企求的说:“小布丁老师,我太困了,请问还能再睡一会吗?…”话音未落,却被女儿无情打断了:“不能,妈妈不能,你快起床吃饭吧!…妈妈,你快穿衣服吧…”于是,咚咚咚地跑去把我的衣裤都抱了过来,还要给我穿衣服……

如此温馨暖人的场景,在布丁18个月的时候,就常常上演,而自己总是被这种甜甜的声音、萌萌的样子、暖暖的行动感动得热泪盈眶。伯凡老师说,萌也就是一种生产力,至少是一种营销力!因为这种萌态会让母辈产生一种强烈的保护欲。事实的确如此,每次看到萌萌的女儿,就觉得一如天使一样的她,值得拥有更好的,所以自己总是想要拼劲全力为她争取更好的资源。而所有资源中,我觉得最重要的应该就是“教育”,所以,如何给女儿提供更好的教育,是我头脑中挥之不去的一个问题,所谓“执于一念,必将受困于一念”这个如影随形的问题,随着女儿年纪的增长,逐渐在我的内心滋生为一种“习惯性焦虑”——如何在最大的能力范围内为她提供最优质的“教育”!同时,这种习惯性焦虑总是会在女儿特别暖心的时刻表现的更加强烈,而现实情况,总是会让人产生一种“无力感”。如何解决“学区”问题可能就是自己认为争取教育资源最直接的方式。可是,扪心自问,我真正理解并接受过真正的“教育”吗?

二、我所经历的“教育”

就像大叔说言,中国的教育一直都是“威胁性的教育”,孩子在被注入一个目标,其实也是注入了一种恐惧。这种话,不由自主的就唤起了自己原本以为已经遗忘其实已经深刻于心的一些对于学习的不快乐回忆:

1、父亲要求的“第一名”

对于“学习”,我的父母从来都是只看结果,而从来不看过程,所以,对于我和姐姐的要求都是“成绩必须处于班级第一,年纪前三”,否则,将会以不交学费作为惩治方式。在我小学大概是三年级的时候,因为考试成绩未达到班级第一,在回家的途中,我内心充满了极度的恐慌,想到父亲可能不让我就学,突然,觉得不知所措,于是,我爬上了二楼的阳台,想要就这样结束自己的生命……然而,正当我翻出阳台,却瞬间想到一个问题:万一,这一跳自己没有终结生命,而是残疾了,会不会太拖累母亲呢…”于是,我又翻进了阳台,一个人关在房间里,哭泣了很久,不仅仅是害怕父亲的严惩,而是想到自己可能会面临失学的可能(若干年后,虽然知道父母不会真正让自己失学,只是用这种方式激励我们学习)就伤心断肠。为了不至于“重蹈覆辙”,自己每天早上很早就起床读书,每天晚上到了十二点还在学习,为了躲避父亲的检查,甚至拿着手电筒在被窝里看、在防护栏上借助路灯看书,如今回想起来,自己并非像表面上那样热爱学习,只是被注入了“不读书,就没有出路”的恐惧,这种恐惧让自己拼劲全力的完成了父亲设定的一个个阶段性目标,看似骄傲的背后,却以自己的整个童年作为代价。

2、母亲的“眼泪”

历经千辛万苦,我进入了市里一所“国家级”重点高中,可明显感觉自己跟不上同学的脚步,即使,自己24小时不睡觉,也考不进班级的前几名,父亲有时候生气的时候,会说“我看你的样子,就不是一块能考上大学的料”(这也是他一贯使用的激将法,觉得越是打压,我们会越有动力),然后,母亲会在旁边抽泣,一方面是因为她觉得我们已经拼尽了全力,另一方她想到万一我真的考不上大学,那后果不堪设想。每次看到母亲的“眼泪”,就觉得内心愧疚,觉得是自己的过错,导致母亲的焦虑。于是,每次想到母亲的“眼泪”,就更加发奋图强,考试也变得更加小心翼翼。那个时候,数学一直是自己的弱势,每次考试前,自己都会“生理性的腹泻”,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最喜欢看墙上高考倒计,告诉自己再忍忍吧,马上就可以结束了!那些被强塞进脑海的书本知识,应该在高考结束时,就忘得一干二净了,那是一种无意识的抵抗行为——自己并非因为对知识的渴求才学习,而是为了摆脱这种“阶段性目标”所带来的恐惧。高考结束后,我将内心的这种恐惧转化成对书本的“憎恨”,跟着同学们一起在操场上“焚书”,仿佛自己已经得到了救赎,殊不知,高考结束,才是自己人生真正的开始。

伯凡说,我们的教育都是一个个具体短期的、背后含有威胁性的目标所驱动的。这是一种外在的驱动,你学习不是因为你想学习,而是因为你不得不学习,你知道你不努力的结果是什么。这句话,简直总结自己整个学习的心路历程。

三、正确理解教育的“Purpose”

如今自己也成为了一名母亲,原生家庭的教育观,给自己造成了某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害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种害怕其实也是对于自己的不自信以及对于孩子的不放心。我希望她能享受更好的教育的初衷,并非是希望她能成为像王阳明的那般的“圣人”——为社会为他人做出贡献,而是很现实的希望,她通过学习能拥有一份“自食其力”的职业,或者说在就业时,她能拥有自由的选择权力。前述见解,可能跟普罗大众的父母一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是,如何让自己的孩子对于学习产生一种内在目的驱动性,而不是像自己在完成了一个个阶段性目标以后,却成为了一个碌碌无为的“空心人”呢?

我想,在为孩子安排最好的教育之前,必须要理解教育的初衷:通过教育,希望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答案应该是一个“我要学习”的人,就像威廉.戴蒙所说,用一种内在的目的驱动你自己,这个目标也许是遥不可及,但是它却永远牵引这你,即使你到不了大海,只要你一直朝向大海的方向,你就既不会愤怒、也不会焦虑,更不会迷惘。我希望在布丁再懂事一些的时候,将这句话告诉她,让她找到生命中的“Purpose”,拥有终生学习的内在驱动,让学习变成一种滋养生命的平常事,而不是像妈妈小时候一样被各种外界的威胁所裹挟。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快乐、自由、自发的热爱学习——这是我作为母亲对于布丁的祝福,同样也是内心对于自己的一种期待!

愿你的生命开出灵动而喜悦之花!

相关文章

  • 孩子教育的“Purpose”

    一、对于教育的“习惯性焦虑” 早上七点,布丁来到床边,轻声暖语底对我说:“妈妈,起床吧!”还想赖床的我,假装企求...

  • 每日心得

    靶子教育(Target)与目标教育(Purpose) 斯坦福大学教育研究所的威廉·戴蒙教授,通过长期研究发现,优秀...

  • purpose

    顶层的人们,享尽荣华富贵 让我体验不到那种感受 让我此刻写下卑劣的文字 诅咒这个世界

  • WORKSHOP:Agile Mindset Workshop

    Total time: 45-60 minutes Purpose The purpose of the game...

  • 【每日一单词】

    alive 活着 purpose 目的 If you're alive,there's a purpose for...

  • BBC语法|目的不定式

    Infinitives of purpose目的不定式 We use infinitives of purpose...

  • #71【on purpose】

    onpurpose表示故意地,有意。 purpose,名词,用途,目的, 1.她故意把外套掉在地上: Shelef...

  • The Greatest Purpose

    People die. A few more recently. Quite a lot of debates o...

  • The purpose of living

    计划写这个帖子也有段时间了,思考这个问题是时间回想起来是十月中后的时候,也就是工作即将找到和找到的那段时间。前...

  • purpose of writing

    趁我还是个小孩,用力留下一些回忆,免得提起曾经青春年少,只剩苍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教育的“Purpose”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sbf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