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最近这几天大家都被疫苗事件疯狂刷屏。
举报这个将钝感视为美德的时代这次事件,让我想起了一部曾经看过的韩国电影——
《举报者》。
举报这个将钝感视为美德的时代2005年,韩国著名科学家,“克隆之父”黄禹锡博士被揭发出论文造假。经过调查证明,黄禹锡有关于干细胞的论文和研究成果均为伪造。此事当时在全球引起强烈反响,给韩国科学界、韩国国民以及韩国的科学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此部电影便是以黄禹锡造假事件为背景的故事。
举报这个将钝感视为美德的时代享有盛誉的李长焕博士宣称培养成功了11个人类胚胎干细胞,并决定用科研成果来造福韩国国民,治疗许多人的不治之症,一时间成为了韩国政府和民众眼中的英雄。
而NBS电视台的记者PD尹民哲却接到了内部人员的举报……
随着故事线的平稳铺开,片中所表达出的记者群体那种坚持和信念令人动容。
举报这个将钝感视为美德的时代调查过程中记者受到了各种困难。有证人的翻供、有博士的利诱、有来自上层的压力
举报这个将钝感视为美德的时代 举报这个将钝感视为美德的时代举报这个将钝感视为美德的时代
举报这个将钝感视为美德的时代
有来自团体自身的分歧
举报这个将钝感视为美德的时代有民众的不理解和谩骂
举报这个将钝感视为美德的时代 举报这个将钝感视为美德的时代最终良心和职业操守驱使着记者揭露了真相,正义获得了胜利。
举报这个将钝感视为美德的时代在这部看似平铺直述的电影中,故事本身早已经不再是最有看头的重点,它的重点在于提出的问题,一个大家往往忽略的问题。
媒体的存在意味着什么?
媒体可以发出具有诱导性的声音,既能让我们更加了解身边的一切,也能误导我们去模糊眼前的这一切。
由于每个人获得的信息是不对等的,加上少数媒体的推波助澜,民众很容易陷入到盲目的歇斯底里中。剧中一开始就点明这个案件症结所在。
而随着真相的逐渐逼近,公众们也从一开始‘维护真相’的狂热逐渐趋于冷静,甚至是完全倒向另一边的抵制和反对。
举报这个将钝感视为美德的时代是不是与之前那张“反对”形成对比呢?连新闻工作者本身也是这样的人云亦云,更何况普通民众?
还记得影片中段那位出租车司机吗?现在这位说着完全相反的话,再次反映了大众的随众性,只要舆论走向和事实稍有变动就改变初衷的这种行为不就是我们自身的真实写照吗?
举报这个将钝感视为美德的时代 举报这个将钝感视为美德的时代还记得看到过一段《纸牌屋》的剧评,有段话非常辛辣:做为资讯的接收者,新闻本身的内容远远没有 “为什么我会看到这样的消息?”和“信息发布者希望我看到这样的消息后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和“这条消息指向的观众是谁?”这三个问题重要。在重大事件发生的时期,这后三个问题往往更能揭露新闻背后的真相。
舆论有着巨大而可怕的力量,一旦盲目倒向一边,是非善恶的界限就会随之变得模糊不清。它就像一个漩涡,终有一天会归于平静。但被吞噬的真相只能沉入海底,永不见天日。而最可悲的是,被蒙蔽的众人不知道正是自己的推波助澜葬送了最后的机会。
举报这个将钝感视为美德的时代当然,这部影片提出的另一个问题,今天的我们同样也能感同身受。
“真相和国家利益哪个更重要?"
电影给出的答案很取巧很政治正确:真相就是国家利益。
我无意去讨论如此敏感的话题,也并不认为韩国拍出了直指社会核心的电影后,黑暗就能因此绝迹。
我只是觉得,电影和新闻一样,是有社会责任在身的,《举报者》是伟大的、值得敬佩的反抗者。
但归根结底,电影终究只是一种单纯的表现形式。是否真的能够引起实质性的改变,最根本的仍然在于制度的确立和维护。
而电影是否用心去拍,是否勇于去表达事实而不是一味的歌舞升平,我想,这是每个电影人都应该去思索,去努力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