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都怪你!”
你以为孩子闹情绪
其实是你不懂他~
孩子们乖的时候,如小天使般楚楚动人;可闹情绪的时候,秒变小恶魔,让家长们束手无策,烦躁不已。
积木拼了半天拼不好,心情开始烦躁,把积木扔的到处都是;
在小区玩耍,到了晚饭时间也不愿意回家,哭个不停;
把电视关了不让他看,他便开始撒泼耍赖……
家庭小剧场
曾经一位妈妈很苦恼,自家孩子脾气不是一般的大,简直是“行走的炸药包”。
在家里打扫卫生时,她看到孩子房间乱糟糟的,情不自禁地收拾起来。可是当孩子看到妈妈整理过的房间,带着哭腔说:“你干嘛动我的玩具,你个坏妈妈!”
她觉得孩子无理取闹,也忍不住开始发火:“行啦,不就是帮你收拾吗?你怎么这么难缠,把房间弄得那么乱。”这下,孩子哭得更伤心了,甚至开始撒泼打滚:“你收走了我的玩具,我找不到它们了,都怪你!”场面逐渐失控。
而面对发脾气的孩子,妈妈也时常感到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跟他沟通。
问题的症结并不在于孩子脾气大,而在于爸爸妈妈不知如何引导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甚至还会把自己的负向情绪也一并带给孩子。
人们常说,“六月天,孩儿面”,从中也不难看出,孩子的情绪说变就变,来的快去的也快。
面对失控的孩子,很多父母往往不能做到理智、冷静,常常会采用一些错误的方式应对。这只会让孩子情绪变得更糟,甚至导致亲子关系紧张。
比如,嘲笑孩子的情绪,
“哭有用吗?能解决问题吗?”;
“你是不是男子汉,这有啥好怕的!”
又比如,给孩子情绪乱贴标签,
“一点小事就发脾气,你怎么这么没礼貌。”;
“我不管你了,你这是在无理取闹。”
再比如,恐吓、威胁,
“你再哭,我就把你扔到大街上!”;
“你再这样,爸爸妈妈妈妈不要你了!”
……
情绪始终得不到理解和正确疏导的孩子,会形成压抑、脆弱等性格特质,自我价值感低,也更容易出现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
而从小情绪得到关注,情绪管理良好的孩子,长大以后则会更自信,对待他人和世界的态度也更积极、乐观,具有较强的挫折抵抗能力。
了解孩子情绪背后真正的原因
情绪是心灵的语言,每一个情绪的背后都有一个渴望被别人听到的心声。所以,情绪本身不是重点,重点是情绪背后的诉求。
比如,当孩子因为进了他的房间而感到生气时,我们不妨可以问他:
你那么生气,是因为妈妈没有经过你的同意就进了你的房间吗?
你觉得妈妈没有经过你的同意就动你的东西,是没有尊重你吗?
让你生气的是,你发现自己的东西找不到了吗?
当我们能够跟孩子心平气和地沟通交流,孩子的心情很快就平复下来。即便还有情绪,也不再具有攻击性,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心声和诉求被接纳了。
表达对孩子情绪的感同身受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做“共情”, 是指在人与人交流中表现出的对他人设身处地理解的能力。每个人都有共情的需要,大人都希望对方能够理解自己,孩子也是如此。
一些家长会想当然地认为,不就是几个玩具,至于大哭大闹嘛?但其实将心比心,在孩子的世界里,玩具不见了,和我们手机找不到了,焦急程度是差不多的。感受没有成熟幼稚之分,每一个感受对于当事人来讲,都至关重要。
我们所要做的是,用同理心看待孩子,承认他们的负面感情,如愤怒、伤心、失望的合理性。设身处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缓解负向情绪。只有当孩子的内心所想,是被倾听和尊重的,他才会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走进孩子敏感的内心世界
当孩子生气地和你说:“你为什么进我的房间,动我的东西?”言下之意是——
他非常渴望守护自己的空间和领地,却又显得很无力。他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迫切希望父母能够尊重自己的意愿,不要再把他当作小孩子看。
了解原因、做到同理以后,我们也就更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可以更好地抚慰他们的情绪。
下一次,试试这样说:
“宝贝,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也很难过,因为你不希望我动你的玩具,你希望我可以尊重的个人空间。这说明你已经长大了,妈妈感到很开心。
以后你可以选择自己收纳玩具,也可以找我帮忙。无论你做什么选择,妈妈都永远爱你,永远支持你!”
如果孩子情绪不稳定,让你头疼不已,也可以来我们棉花糖参与系统课程的学习,寻求专业情商训练师的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