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山的第一层:行为,语言,情绪,事件。是个体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
冰山的第二层:应对模式。是一种所谓的防御或生存机制。在压力情境下,应对模式表现为四种生存姿态。指责型,讨好型,打岔型,超理智型。
冰山的第三层:感受!感受的感受!感受常常强烈地依赖于过去的经验基础。即使我们此刻的感觉是由当前的事件所激发的,我们也常常会使用自己长期积累的感受来进行反映。这些积聚起来的感受也就是我们需要在治疗中进行探讨和处理的。我们的反应性感受——我们对自己感受的感受,是建立在我们的期望和知觉基础上的,而他们又与我们自己的自我价值与自尊密切相关。
冰山的第四层:观点。(信念,想法,态度,价值观,印象等),我们的知觉常常与我们对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强大,牢固而难以拆分。我们常常会依据极为有限的知识基础来形成观点,特别在我们年幼的时候。有限的信息常常会让我们对现实事件产生一个不同的,更狭隘的印象。我们因此对现实产生了扭曲的看法。这进一步导致了我们在不完整的信息基础上做出解释和结论。我们每个人都会对同一事件产生属于我们自己的独特知觉。在萨提亚模式中,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一个任务就是帮助人们拓展他们受限制的知觉。这种拓展可以让我们对自己的经历做出新的解释,并且可以理解在同一时间内发生事件的多重性。
冰山的第五层:期望。(对自己的,对他人的,他人对自己的)
人们普遍具有对亲密感,完善,亲密关系,自由,兴奋,和创造性的追求和渴望。我们发现这些基本渴望往往通过各种期望表现出来。
冰山的第六层:渴望。
渴望指每个人对于被爱,被接纳,被确认和被肯定的渴求。这些对爱自己,爱他人,同时也被他人所爱的渴望是普遍存在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