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不关注幸福,但有意思的是,在我的记忆中,似乎不曾有过对此话题进行过专门的学习和探讨,脑海中也没有留下什么特别的画面。
是因为对这个问题不够重视吗?我问自己,然而答案有点模棱两可。
说不够重视,仿佛又不是。因为曾经做过价值观的探索,当时是在NLP的课堂上,老师先给大家提一个假设,假如你能活到120岁或者说是自己理想的年龄,你最想拥有什么样的价值观?最希望过上什么样的生活?然后在纸上写出10个你认为至关重要的关键词。这个时候,“幸福”是在我的答案里的,所以,可见是否过得幸福,对我而言还是很重要的。
然而,要说足够重视,似乎也毫无说服力。也是跟上面那个探索的练习有关。只不过,这时候老师的说法是,假如意外发生,比方说世界末日来临,你只剩下生命中的最后一天,这时候,请在刚才写下的10个词中删掉其他9个,剩下的那个,对你来说,才是最重要的。这时候,“幸福”并非我的答案,而是别的词,我认为比个人幸福更重要的东西,可见,幸福对我而言又不是最重要的。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我才没有专门去学习和探索,该如何才能过的更加幸福吧。但是有个人,他跟我不一样,我对他是否把幸福看做是人生至关重要的东西不得而知,然而,他对“幸福”这个主题本身的研究,方法不仅高明而且非常具备科学性,而且他的研究成果也给很多人带来了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使他们不仅能从中得到启发,甚至他们中一些人的著作,也是建立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的,这里面包括斯科特.派克博士那本非常著名的,畅销了20多年的《少有人走的路》,以及荣获过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丹尼尔.卡尼曼那本著名的《思考,快与慢》等书籍。
那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教授,他对于“幸福”的研究成果都在《心流:最优体验的心理学》这本书。
《心流》这本书很早之前就听说过了,但是一直没有亲自去读,所以,在读之前,我不仅对作者一无所知,也更不知道他是在什么背景下,基于什么样的主题而提出“心流”的概念。
昨天开始第一次翻阅这本书,到今天差不多读了一半,读的过程中,感觉特别愉悦,好几次心动,甚至咧着嘴笑,感叹描述“心流”的文字的精彩和迷人,也对其中好几个有趣的案例印象特别深刻,可以说,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自己就有“心流”的体验,并且欲罢不能。
如果你也关心自己是否幸福,该如何过个幸福快乐的人生,强烈推荐你阅读《心流》,虽然你可能也跟我一样,早就对它如雷贯耳,甚至曾经在某些听书的平台听过这本书,但听万遍不如自己亲自读一遍,在读的过程中,如果你也能感受到心流,建议你记住它,回味它,并且欢迎跟我一起分享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