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上上周,吉林省青年志愿微课堂任老师组织了三场志愿活动:
第一是线上疫情防控正能量宣传志愿活动,我积极报名,并担任主要负责人之一;
第二是线上敬老志愿服务,工作就是每周和所对接的留守老人视频,教会他们使用智能手机,和他们聊天,起到一个陪伴的作用;
第三是积极向当地的tuan组织报备,并积极投身到一线疫情防控中。
三项活动,都很有意义,但是当时我只报名了第一项,也就是线上疫情防控正能量宣传志愿活动,我们的宣传组也由最开始的17人渐渐发展到了122人。而实际宣传人数也是在成几倍的规模逐步扩增。青年原本就是正能量的产生主体,同时也应该是正能量最广大的、最积极的传播者。活动开展三周以来,对于我切实的感受就是,通过阅读这些抗疫人员的个人事迹报道,并通过微信朋友圈宣传的过程中,我认为,一线的疫情防控工作者很伟大,但是线上我们在幕后为他们的事迹进行正向的宣传也同样有意义。目的就在于,让更多的青年人加入到我们当中,成为正能量的传播者,而非谣言的制造者,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谣言的传播。
直到小区设立卡口,居民开始可以进行几天一次的食物采集,我也参加了第三项活动,一线疫情防控之中。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当你在朋友圈看到你身边的一些人,开始逐步的尽己所能去为家乡的疫情防控助力的时候,他们的文字,有时候就会激发你内心的一种力量。同样是青年,他们可以,我也可以。最强的感召力不是口头上的慷慨激昂,而是你真正身体力行的时候,行动就胜过了一切语言能带来的力量。
今天上午,有点无聊,有一种熬时间的感觉。为什么呢?因为今天出门的人很少,和昨天相比,更是少之又少。我们想的是,可能是因为昨天出去的人多,今天就没剩下多少人没出去了,因为按照目前的规定,三天出去一人采购食物,所以,也没想什么。
但是两个多小时以后,有社区工作人员来我们的小房子说,不知道是谁,一夜之间,好几个铁栅栏都被破坏了,有不少人都直接从被破坏的口钻出去,以逃过门口工作人员的出入证查验。那个人又带着两个工作人员去修理被破坏的铁栅栏。
记得去年在几乎相同的时间,也发生过这样的事,晚上破坏白天修,更有甚者,选择跳出去,最后给工作人员弄得无奈,在栅栏上涂满了油,让他们不能上去,真可谓是“斗智斗勇”,但是这样的斗智斗勇有什么意义呢?
一边是尽心竭力地防护,一边是不择手段地破坏!
但是相反,人的觉悟真的完全不一样。
就在今天,有位老者从外边回来,敲了敲窗户,直接顺手放进来一袋花生。
“你们吃,你们辛苦”。
当时坐在窗口的是两位社区人员,她们直接说不用不用,我们不吃,但是那位老先生执意要放进来。然后快步向前走去。我回过头透过左边的小窗户,看了看那个老者,他戴着帽子,因为天冷,但是心暖。
没过一个小时,又有人送了一袋瓜子,今天活没干多少,但是“收获”却不少,我和同岗的小伙伴没有吃,因为不想摘下口罩,社区工作人员吃了,整个屋子,都弥漫着花生的香气。
今天还有一个老人,我核验他的证,发现昨天已经画过了,证明出去过了,但是他今天还要出去,我对他说,咱们的规定是三天出去一次,您昨天已经出去过了啊,那就不能再出去了。
然后这位大爷解释说,因为老伴犯心脏病了,他出去得买点药。馨予说,那您打电话,让药店送就可以了呀,不用您出去。大爷不肯,因为他说的老伴犯心脏病来不及药店给送,我们也不好阻拦,毕竟可能是人命关天,只能放他出去。
结果过了两个小时,老大爷回来了,我们在屋子里就看到他拎了一袋爆米花,很显然,我们被骗了,但是没办法,他那么大年纪,只能让他进去。社区人员开玩笑说:“这哪是犯心脏病啊,爆米花能治啊,没准儿是老伴想吃爆米花,然后心脏病犯了,赶紧买一袋,回去吃上就好了。”
真的有点荒唐。
像这样的例子,特别是今天,就好几个,这只是其中的两个。
还有就是每日必定会到访的那位老年痴呆的老大爷,每天都被儿子搀扶着出来,到北门,就说想出去,我们已经认识了,知道不能让他出去,于是就每天换着法的话告诉他,今天也不能出去。然后他就从南门走到北门,再从北门走回南门,好像每天上班打卡,得签到结束,再回家。每天的新鲜事儿,也能装满一箩筐。
十一点多的时候,这个社区的书记来了,简单看看我们的工作,顺便慰问一下,坐了一会儿,交谈中他知道我是在读研究生,然后和我说,像这样的志愿服务经历是不是挺有意义?我说确实很有意义。他说这回学校能不能和同学讲一讲啊,他以为我是第一次参与志愿服务,后来我和他说,这是我参加志愿服务的第五年,但是为家乡还是第一次。
后来聊了一会儿别的话题。其实,像附近这两个社区的书记人都很好,没有一点领导架子,反倒是普通的工作人员,态度生硬。
他和我说,有社区执勤的志愿者反映说社区的工作人员不行,问我,我们社区怎么样,但是我又能怎么说呢?一屋子您的下属,我当着您和他们的面说他们不行吗?简直开玩笑。只能说挺好的,因为基层工作最难做。
但是通过几天的观察我内心真实的想法是什么呢?
我挺佩服那个志愿者敢说了真话,因为他们确实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很难去改进。
比如说:首先是态度的问题,几天下来,我没有听到什么柔和的态度,以及没有任何例如“请”这样的字眼,我认为应该加强培训,养成文明礼仪。
其次是应该加强文化上的学习,我看见他们每天都在看网课,手机上看,但是没有人,真的在看,都是直接放在那里,最后变成了形式,交的材料,应该是心得体会那类的,听他们说也是互相抄一抄,然后提交上去。那就只剩下了刷短视频,或者是网上看服装,互相沟通哪件好看,或是唠家常,期间经常摘下口罩吃东西,没有什么疫情防控的严肃性。我不知道他们平时在工作中是不是也这样,但是在卡口,挺降低形象。
社区原本应该是最贴近百姓的一个平台,一个窗口,社区工作人员的素质、形象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代表着z~f的形象,光是领导能做到,我认为不是一个好领导,而是应该整个团队都这样,才能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这个团队才能让人信服。
后来,那个书记问我,毕业了留在家这边吧,我说现在还不太一定,但是留在东三省。家这边真的留不住人才,这种留不住,已经渗透到了各个层面了,改,需要时间,需要睿智的领导者,需要渐渐淡化“人”与“财”的传统观念。才行!
其实,这两次疫情,返乡大学生参与一线疫情防控就是最好的机会,如果真的是睿智的领导者,一定会让所有的工作人员以最好的姿态让他们看到家乡的改变,让他们对家乡的发展有信心,从而,可能留下来,但是他们不会,可悲可叹!
我想,如果真的可以做到了,那么,家乡发展速度进入快车道,也就真的指日可待了,像这种“斗智斗勇”的情形,也会少一些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