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南唐后主李煜一生最著名的词,恐怕要数这首《虞美人》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彻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词中之句虽然直白浅易,但却哀婉动人。李煜被称为词中之帝,当之无愧。李煜因此“绝命词”而结束了四十二年的人生客旅生涯,亦因此而名传千古。
李煜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英雄大气的帝王相比,他只不过是一个既算不上圣明,也称不上昏庸的亡国之君。但与中国历朝历代的亡国之君相比,李煜或许更能博得一些同情和理解。作为“后主”的他,在继承祖宗基业时,南唐在北方强国崛起的五代十国时代之末,已如历史长河中的一叶孤舟,风雨飘摇。而力挽狂澜的重任,本应担在他的兄长李弘冀,一个野心勃勃,为了争夺太子之位,竟敢大胆毒杀皇叔的果敢人物身上。但似乎只想偏安一隅,满朝文人墨客的江南小国,在气数将近之时,并不需要这样一位勇武的国君。李弘冀的突然暴毙,让一直隐居避祸的李煜继承了皇位。
李煜的传奇人生,还要从他的出生说起。那一年,他的祖父李昇刚好被禅位称帝,并袭承唐为国号。但大唐盛世的旧梦远矣,南唐注定只是这个让人产生向往的伟大皇朝,在五代十国回光返照的残影。李煜生于传说中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的七月七日,人们俗称这一天为“七夕”。古诗云: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鹊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生于这个颇具浪漫爱情色彩的日子,是否预示着李煜会像历朝末代君主一样,因沉溺于儿女情长而导致亡国?与传说中的桀纣不一样,李煜虽然风流,但却不荒淫;虽然耽于宴乐,但却不暴虐。南唐虽亡于他的治下,但却是最后被宋所灭的国家。当然,错杀忠臣良将,是加速南唐灭亡的重要原因。
他在被掳至汴梁的日子里,也曾为此而懊悔疼惜,并对看望他的旧臣徐弦垂泪说,悔不该杀了潘佑、李平。而这句话传到宋太宗赵光义的耳中,怎能不引起他的猜疑。而那一首《虞美人》中的“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更让太宗皇帝下决心将他除掉。又一个七夕之夜,赵光义赐下毒酒,结束了这个亡国之君的性命。对于李煜来说,这样的死,不啻于一种解脱。无论传说是否真实,将一代词帝的生死与七夕这个日子联系在一起,总能让人有更多的想象,更多的慨叹。
二、
生是初,死是终,而人的一生,不过是两者之间的那段岁月积累。在李煜的诗词中,最能概括他那充满传奇一生的,应该是这首《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他四十二年的人生,经历了南唐从建国到灭亡的整个过程。除了他的少年时代,烈祖李昇治下的最后一段时期和中主李璟继位的最初年月,南唐曾经有过短暂的辉煌岁月。而在其余的大多数时间里,都在向北方强国纳贡称臣。中主李璟摄于后周的威势,在位期间削去了帝号,而李煜继位后,为向北宋臣服,又去掉了国号。李煜不是一位帝王,只是一位君主。一个风流倜傥、能诗善画,精通音律的“江南国主”。人们纵然有很多理由将南唐灭亡的原因,归咎于李煜的个人身上。但在五代十国的群雄争霸时代里,这样一位笃信佛教的文人君主,在一个重文轻武的江南小国里,实在难有大的作为。李煜生在帝王家不错,错就错在生于一个乱世,不是南唐太弱,而是北宋太强。
在南唐之前,与其唇亡齿寒的荆南、后蜀和南汉,早已被大宋逐一灭国。李煜君臣心知肚明,南唐不过是北宋虎口中的一只羔羊,他们所能做的,只能是小心翼翼的尽量侍奉好这只北方猛虎,不给其下口的理由。但一到时机成熟,赵匡胤还是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强横缘由,挥军南下,实现了其一统中原的雄心壮志。亡国后的李煜,成为了臣虏。在北宋京城汴梁,他怎能不怀念在江南的日子,一首《望江南》,将这种愁思离绪表现的如此真切: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
南唐虽是小国,但李煜却过着奢华无度,夜夜笙歌的宫廷生活。不但因此荒废了朝政,更给百姓带来了严重的税赋。如果他勤于政事,南唐朝廷会否一改萎靡颓风呢?诚然,南唐的朝臣,并非只有文人雅士,还有潘佑这样的忠臣,林仁肇这样的良将。他们曾出谋献策,或力倡重整纲纪,或建议挥师北伐,但却被李煜否决,并因此而死。
李煜当真如此昏聩吗?当时的南唐名臣韩熙载,曾对好友李谷说,若江南用我为相,我必能北定中原。他不仅有此远大的抱负,也有过人的才华。但中主李璟却未对其加以重用,致使南唐错失重整旗鼓的机会。等到李煜继位,想启用这位名臣时,他却自污避相,为的是不留千古骂名。李煜未必不知道他的心思,特意派翰林待诏顾闳中到韩熙载府上,将其夜宴的情景描绘下来,从而留下了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韩熙载夜宴图》。从画中可知,南唐朝臣尚且如此纵情声色,何况是一国之君的李煜呢?
但如果我们仔细想一想,无论是李煜,还是韩熙载,之所以会如此,并非仅仅是耽于歌舞饮宴,不思国事。实则是有心抗宋,无力回天。因此只能以这种颓靡的生活来自我麻醉,逃避现实。南唐虽亡于后主,但早在中主之时,就已经在苟延残喘。南唐向宋称臣,岁岁纳贡,不过是想延长喘息的时间而已。当然,无论怎么说,李煜对南唐亡国的责任是不可推诿的,他不是一代明主,但也亦非昏君,只是乱世之中生于帝王之家,被无奈卷入群雄争霸,弱肉强食时代的一个历史牺牲品。
三、
作为一个君主,李煜无疑是失败的,但国家不幸诗家幸,特殊的时代环境和人生经历,让他将词这种文学体裁的地位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正如王国维所说:“词至李后主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李煜是作为文人,而非君主才为后人记住的。对于他的诗词,众口皆碑。而在书画音律上,亦有所建树。虽然大多作品都未流传于世,但我们还是能从一些历史上的评价中见其端倪。其书被称为“金错刀”,画被誉为“铁钩锁”。而在音律歌舞方面,更与其伉俪娥皇,一起复原了唐代的《霓裳羽衣曲》。只可惜,一场大火将南唐皇宫内的书画典籍,尽付一炬。但所幸,他的诗词却流传了下来,让我们能从中一窥他被千年时光漫没的孤独身影以及过往的世事沧桑。李煜不仅出生的年日具有传奇色彩,而且长相也大异于常人。一目双瞳,不禁让人想起传说中的帝舜。唐尧虞舜,是中国上古时代的圣王。历史上对尧的记载并不多,而舜流传给后人的最动人传说,是娶了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
李煜作为一代亡国之君,自然难以与舜帝相提并论,虽然他们都长了重瞳。但他与舜帝的相似之处确实不止如此,他娶了周氏姐妹为后,姐姐名为娥皇,妹妹不知其名,称其为女英也未尝不可。这是历史的重复,或仅仅是巧合?生于七月七日,帝王之家的李煜,一生的爱恨情仇,与大小周后有难以割舍的关系。南唐保大十二年,李煜十八岁,正过着“一壶酒,一竿身,世上如侬有几人”的隐居生活。而婚姻的到来,让这位皇子开始步入人生中最幸福的一段时光。中主李璟为她所选的妻子,是南唐开国元老周宗的大女儿,比李煜大一岁的娥皇。这时的李煜,还是安定郡公,远离朝堂上的勾心斗角,邦国之间的征讨杀伐。娥皇是大家名门闺秀,蕙心兰质自不必说,尤其精通音律歌舞。这对才子佳人的结合,实乃天造地设,羡煞旁人。李煜在夫妻举案齐眉,琴瑟相合的氛围中,自然感到幸福快乐。词风也由隐居时的远离尘嚣,变得充满生活情趣,一首《一斛珠》,便是最佳写照:
晚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蚟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正因为两人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才会如此的心心相印,情投意合吧。娥皇是个有才情的女子,不仅以高鬟纤裳的装束,引领当时的宫廷时尚,而且复原了盛唐之时的《霓裳舞衣曲》,并排练成舞。只可惜,大唐昔日的光辉早已不在,此时的南唐也是风雨飘摇。此曲重现人间,恰如一曲昙花一现的挽歌。但意气风发的李煜,沉醉于纸碎金迷的生活之中,并未想到这些。在他的眼里,只有观赏霓裳舞衣的快慰,恰如这首《玉楼春》所写: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开,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但他与娥皇的神仙眷侣生活,只有短短的十年时间。令人遗憾的是,这段令人羡慕的美满婚姻,并非因为娥皇的离去而结束,而是因为另一个人的介入而破裂。小周后,娥皇的亲妹妹,或许是情不自禁,或许是蓄谋已久,当她以成年之姿出现在姐夫的面前时,李煜竟然不顾发妻还在重病之中,与其私会。对于南唐的亡国,后人更多给予李煜以同情,但背叛爱情,却不那么容易被原谅。娥皇与其说是死于病患,不如说是死于绝望。小儿子的夭折,自己最亲的两个人,丈夫和妹妹的背叛,无疑让重病中的她雪上加霜。传闻,一日女英探望娥皇,姐姐问妹妹是何时到的,女英回答说来宫中已经多日。娥皇闻言转过脸去,背对女英,再也不看她一眼,也不和她说一句话。娥皇是性情中人,或许在妹妹回答之前,就已经听过李煜的这首《菩萨蛮》: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从女英的回答中,娥皇更确信其事,怎能不伤心欲绝。
娥皇临终之前,将烧槽琵琶和玉环交付李煜,是归还定情信物,还是作为诀别留念,不得而知。对于李煜,她恐怕是爱恨交织吧。爱他一往情深,恨他三心二意。在李煜的心中,最爱的或许始终是娥皇。但他毕竟是风流才子,一国之主,邂逅窈窕佳人,难免意荡神驰。初次遇见女英,大概是如此情景:
蓬莱院闭天台女,画堂昼寝人无语。抛枕翠云光,绣衣闻异香。潜来珠锁动,惊觉银屏梦。脸慢笑盈盈,相看无限情。
这是多么春光旖旎的画面,动人心魄的情景。李煜的沉沦,从这一刻开始。
娥皇逝后,女英整整等了四年,才正式嫁给李煜。那年她也是十九岁,与娥皇当年出嫁的年龄一样。这不得不说又是一个巧合。四年的等待之后,她不仅获得了一个梦寐以求名分,也迎来了一生最风光的日子。极尽奢华的大婚,让本已国力衰微的南唐,更加积弱不堪。朝臣或明或暗的劝谏,李煜当然都未采纳。在他的眼中,只有诗词歌赋、美酒佳人而已。这种醉生梦死的日子,一直到南唐灭亡才结束。但不管怎么说,亡国后陪伴在他身边的,还是小周后。李煜死后,她也追随而去。或许他们的婚姻是不被祝福的,也未曾走到白头偕老。但最后的相依为命,不离不弃,还是令人同情的。
四、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宋太宗赵光义的一壶毒酒,在又一个七夕之夜,夺去了李煜的生命。他充满传奇的一生就此结束,但他的传奇却并未因此结束。千年如梦,无论是南唐,还是北宋,在历史的长河中,都已经成为过去。而唯有唐诗宋词中的一行行文字,让我们更真切的去感受那些过往岁月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南唐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并不引人注目的小国。但却自有其独特之处。这是一个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国度,而作为“江南国主”的李煜,无疑是这个诗画梦幻之国的君。当大宋攻破南唐都城之日,李煜失去的不仅是祖宗的基业,还有难以割舍的记忆。江南是他的故国,也是他的家乡,又是他的诗歌,他的爱情。离别之日,亦是伤心之时,怎能叫他不断肠?且看这首《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宵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巨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唱别离歌,挥泪对宫娥。
李煜一生的爱恨情愁,无非与四个人纠葛最深,他所爱的大小周后,他所恨的赵氏兄弟。到底是前者给予他的更多,还是后者夺取他的更多,我们无法说清楚。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无论是爱恨予夺,他们都成就了他的诗歌。正因为他失去了太多人所不曾拥有的,因此他对这种失去的感触也最深。他的江山,他的美人,他的爱恨,他的情仇,最后都融入了他的词句之中: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