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代文化
秦始皇统治心理再探析——千古一帝是怎样炼成的!

秦始皇统治心理再探析——千古一帝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 禾风知绿叶 | 来源:发表于2017-11-28 22:19 被阅读200次

    摘 要:秦始皇13岁即位,成为秦国之王;22岁亲政,独揽大权;38岁统一六国,成为千古始皇帝。在其统治秦国的37年里,可以分为三个时间段,即位但没有亲政、亲政但没有统一六国、统一六国之后,每段时间,秦始皇的统治心理是不同的,前期隐忍,中期谦逊而进取,后期贪图权势。秦始皇统治心理的变化 ,对秦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正负双向效应。在他身上既有导致事业成功的个性心理素质 ,又有危害社会的心理缺欠 ,给秦历史的发展既带来了光辉 ,也涂上了阴影。

    关键词:秦始皇;统治心理;历史发展;变化

    中华文明虽然有着五千年历史之说,但是真正考究出来的华夏文明史其实也就3000多年,也就是从商朝开始。这三千多年的历史可以划分三个时期,两个节点,始皇—毛主席:秦始皇之前是夏商周奴隶社会,之后是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一直到1949年毛主席开创崭新的中国。所以纵观3000多年历史,这两人堪称划时代的人物。

    毛主席太近,且禁忌太多,就不多强调。秦始皇作为帝王,且距今2000多年,研究材料多且详实,且极具典型,对于他的统治心理,我一直都抱有很浓重的兴趣。

    秦始皇时中国历史的著名人物,杰出的帝王,被很多人称赞是“千古一帝”。年仅13岁就继承大统,登上秦国王座。之后通过20多年努力荡平六国,一举统一天下,开2000年建制之先河。

    这样的一个人,在其一统华夏时,心理是什么样的,头脑里又是怎样想的,并且拥有这样心理的原因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吸引了2000多年来很多的文人学者进行分析探究,但是却又不够具体充分。

    秦始皇活的时间并不长,只活到50岁。其活着的50年间,统治秦国共37年,亲政共28年,统御整个华夏共12年。所以研究他的统治心理可以划分为这样的三个阶段,少年继位—亲政秦国—荡平六国、统一华夏。

    1.少年继位

    秦始皇时13岁继位的,正值年少,但是面临的政治局面可不因为他年轻就简单化了。主少国疑,内政吕不韦大权在握,独断专行,将秦国军政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上。作为一国之君的秦始皇目睹大政旁落,而自己有着鸿鹄之志却无法施展,使得他心理极为不平衡。但是无奈势单力薄,而自己又未到亲政年龄,只得为了大局出发而忍耐。九年时间里,秦始皇忍辱负重,委曲求全,让自己更加成熟,行事也更加厚重。

    2.青年亲政

    公元前239年,忍耐九年之久的秦始皇终于开始亲政。大权在握之后的始皇帝将自己的报复心理展现的淋漓尽致,上台之后不久,便将吕不韦集团连根铲除,吕不韦被铲除,嫪毐被枭首示众。

    亲政后,握有天下最强权势的始皇帝开始展现自己的的权力欲望,还有与生俱来的帝王天赋。作为秦王他很清楚,目前的秦国是天下最强国,将担负起一统华夏的重任,这个伟大的重任必须要在自己手上完成。

    所以亲政后的秦王忍耐、倔强、同时又奋争自信,努力将秦国推向前进。他能忍耐超乎寻常的工作量,也能忍耐臣子们直言不讳的批评,屈身下士。发出“逐客令”后,面对李斯的上书,他能痛定思痛,征伐楚国时,误让李信轻兵伐楚导致大败后,他又亲自到王翦家中谢罪,请王翦重掌帅印。

    但是过往的经历,让它形成了多疑的心理,难以形成信任。而信奉法家学说的他,对于玩弄学术兴趣极大,玩弄权术加多疑,吃苦的还是臣子。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深谙帝王心术的王翦,出征楚国之前向秦始皇多多要良田美宅,为的就是打消秦始皇的怀疑。

    秦始皇复杂多样的统治心理 ,随着他地位的变化 ,在不同时期有升有降。 在他不得势时忍耐占据主导 ,甚至可以屈人膝下。当他得到政权后 ,则表现为极大的贪欲和残忍 ,这在他统一六国后表现更为突出。

    3.一统六国镇华夏

    公元前221年,秦国灭亡了齐国,至此六国全部成为过去,转而化为秦帝国的一部分。作为这个前所未有大帝国的统治者,秦始皇开始展现内心里一直被隐藏的另一部分。他自为功过三皇五帝 ,将王改为皇帝 ,自称始皇帝 ,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权的政治体系。在中央设置三公九卿 ,地方实行郡县制 ,把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集权于一身。

    为了剪除异端,加强权威,制造了“焚书坑儒”惨案。后来为了维护权势,他又开始对亲信功臣下手,一次他在梁山宫看到丞相李斯的车骑仪仗特别隆重 ,很不满意。后来又见到李斯车乘有损 ,就怀疑亲近随从透漏消息 ,下令将随从全部处死 。

    越到后期,秦始皇年纪越老,开始执着于长生不老,其实这也是他对于权势的另一种表达。如果能长生不老,那么权势就将永久,至于太子之类的,不立也无所谓。

    作为权势欲望的另外一种展现就是满足自己“意得欲从”、好大喜功的心理,秦始皇陵动用民夫数十万,阿房宫又动用民夫数十万,长城、直道之类的上百万民夫。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全国接近三分之一的青壮劳动力被征用,直接导致大量土地荒芜,连片民众流离失所。后世所批评暴政便是如此来的。

    人的情绪心理的变化是会影响自己行为的,普通人还好一点,像秦始皇这样开天辟地的帝王直接决定的是一个帝国的兴亡。

    亲政前秦始皇的忍耐心理 ,使他在逆境中得以生存 ,他的自信、倔强使他在逆境中奋发 ,终于把政权夺到自己手中。在统一过程中 ,他喜动厌静 ,善于玩弄权术的心理 ,使他不安于秦王的宝座 ,要做天下的共主。 为了统一战争的胜利 ,他能“身自下”人 ,驾驭群臣 ,甚至失利时能屈身向臣下认错 ,使统一战争顺利进行 ,完成统一大业。

    秦始皇称帝后 ,他贪于权势、独裁专制、好大喜功的心理占据上峰。 强烈的占有欲 ,使“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他唯我独尊 ,创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体系 ,设郡县、统一度量衡、车轨、文字、货币 ,北击匈奴 ,南戍五岭 ,修筑长城 ,维护了统一 ,加强了专制主义的统治 ,为中国历史的发展作出贡献。

    秦始皇的统治心理 ,也给社会带来灾难。多疑的心理 ,使许多无辜大臣惨遭杀戮 ,贪于

    权势、好大喜功 ,使他不顾国情 ,大兴土木 ,横征暴敛 ,“丁男被甲 ,丁女转输” ,把秦朝社会经济推到崩溃的边缘。甚至秦始皇晚年 ,疾病缠身之时 ,唯我独尊的心理导致他不能面对现实 ,尽管病情屡次发作 ,但他却绝不愿把身体的严重不适与“死亡”联系在一起。

    群臣在他的心理感染与威慑之下 ,也“莫敢言死事” ,使他生前未能按自己意图按排好接班人 ,最终使秦朝最高统治阶层内部权力交替过程中出现严重混乱 ,间接地决定了继承帝位者是一个暴戾姿睢和昏愦无能的胡亥 ,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

    秦始皇作为一个帝国的管理者,其心理变化对国家命运走向如此之大,给秦国深深烙上了一层印记。不管是民主还是专政制度下,管理者的心理一定会对组织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只不过是这影响是浅还是深了。

    参考文献:

    [1]秦始皇泰山封禅与身份认同的诉求[J]. 刘兴顺.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3)

    [2]秦始皇政治心态的嬗变[J]. 杜洪义.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3]秦始皇与神仙思想[J]. 史炳军.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1(05)

    [4]秦始皇个性心理试析[J]. 张汉东.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04)

    [5]秦始皇封禅泰山论略[J]. 贾贵荣,张晓生.  管子学刊. 2000(03)

    [6]秦始皇暴政原因探析[J]. 唐德荣,盘娟梅.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02)

    [7]自豪与困惑:秦朝统治者矛盾的政治心理——附论初创时期的中央集权制[J]. 张雪荣,黄永明.  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0(03)

    [8]论神仙学说对秦始皇及其统治政策的影响[J]. 王绍东.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01)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秦始皇统治心理再探析——千古一帝是怎样炼成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sly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