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好饮食,运动及药物三大原则是控糖的重要关键
人老了可能要面对身体机能退化的问题,不少慢性疾病也随之而袭。糖尿病一直都是长者普遍疾病之一。掌握好饮食,运动及药物三大原则是控糖的重要关键。但服用降血糖药时,不少人只担心高血糖的并发症,而忽视低血糖的伤害。很多长者误以为低血糖是服用降血糖药物的正常反应,而不知自己出现低血糖症。
长者低血糖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血糖下降速度及身体差异有密切关系。长者对低血糖的耐受性较弱,且交感神经和肾上腺素反应性能较低,会较容易出现不同的低血糖症状。在交感神经和肾上腺素上升时,患者会出现饥饿、软弱无力、出汗、皮肤苍白、心跳过速、手震、晕眩、心慌或焦虑等情况。
一旦长者出现严重低血糖后,可能出现视力模糊、意识混乱、行为异常等。部分病人会出现短暂性失忆的情况,严重时甚至昏迷跌倒,更可引致心血管疾病,例如中风,以致永久性脑部伤害。如长者为避免以上不适的症状,但与医生缺乏沟通而自行调校药量,甚至停药,会导致无法合适地控制血糖水平。
糖尿长者要慎防低血糖
若血糖监测仪显示血糖值低于4度,则被视为低血糖。一般而言,血液内糖化血红素(HbA1c)的理想指标为7%或以下,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会较为宽松而调整至8%,以减少低血糖的机会。长期糖尿病患者的神经系统已有某程度受损害,若反覆低血糖症发生,将增加老年患者脑神经受损风险,从而影响病者认知能力,增加认知障碍症的风险。
治疗糖尿病,主要以服用降血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针为主,但也要注意药物之间的交互作用。某些药物如一些抗生素,抗酸剂及酒精会增加降血糖药物的药效而引致低血糖症。
不少糖尿病长者,由于肝肾功能衰退,部分传统降血糖药物服用后,需要较长时间分解及排出体外,容易产生低血糖症的副作用。故建议患者若有任何低血糖症状况,可尽早求诊,由医生确定如何调节药量或转药等方案。另外,部分长效型基础胰岛素有助减低血糖波幅,避免出现低血糖的情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