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诗友会最美古诗专题00后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作者: 古诗新读 | 来源:发表于2018-07-16 17:56 被阅读17次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赏析

    钱钟书指出:“《子衿》云:‘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子宁不来?’薄责己而厚望于人也。已开后世小说言情心理描绘矣。”

    简明而言,就是由无尽想念变为无限烦忧。思君心切,才会站立难安,久久挂怀。古往今来,这样相似的场景数不胜数,翘首以盼,只是想见他一面以解相思之苦。

    《子衿》创作于千百年前,可见,哪怕经历多少时空变幻,女儿家的心思都未曾变过。想念,是爱情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无念无想何以称得上爱情。

    高城之上,一个妙龄少女极目远眺,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她身着罗衫,微微蹙着眉,不知者以为她有烦心事,否则怎会一脸焦急难耐的表情。懂的人自然懂,她是在等心尖儿上的人,可他迟迟不来,叫她心忧。

    那衣襟纯青的士子啊,你能否感知到我滔滔不绝的思念。纵然我不去找你,你又怎能忍心继续沉默,连只言片语都不曾传来。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纵然我没有前去与你会面,你又怎能狠下心来断绝音信呢?

    在高高的城楼上,来回踱步,四处张望,却始终难见他从远处走来的身影。一天未见,却如同三个月般漫长,恋上一个人才真正体会何为度日如年。思念与烦忧一同生长,它们不受控制,肆意蔓延。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间,共计诗歌311篇,全部收录在册。其中,“小雅”中的笙诗六篇只是有目却无辞,诗歌实际总篇数为305篇。

    《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十五“国风”,就是十五个地方的土风歌谣,有诗160篇;“雅”又有“正”的意思,当时把王畿之乐看作正声——典范的音乐,分为“大雅”“小雅”,有诗105篇;“颂”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共计40篇。

    《诗经》并非一人所为,其作者众多,各自背景也大有不同,分布范围也相当广泛。不论是由周王朝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乐歌,还是流传于民间的歌谣,都统一由官方搜集和整理,稍作加工后,制成乐歌。如此一来,现存于《诗经》中的诗作,语言形式上以四言体为主,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轻快悠然。

    生而为人,一生之中必然会经历坎坷曲折,作为一部诗集,《诗经》的命运也曾跌宕起伏,险些葬送于火坑之中,幸而得存,后人才有机会领略它的魅力。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一场以毁灭为宗旨的破坏开始了,儒家典籍难逃厄运。《诗经》是幸运的,虽葬身火海,却依靠其顽强的生命力,保存下来。当然,指的不是被大火烧过依旧完好,而是因其易于记诵,到了汉代又得以流传下来。

    汉初,传授《诗经》的共有四家,各自又自成学派,分别为齐之辕固生,鲁之申培,燕之韩婴,赵之毛亨、毛苌,简称齐诗、鲁诗、韩诗、毛诗(前二者取国名,后二者取姓氏)。东汉以后,毛诗得以发展壮大,兴盛一时,甚至得到官方的认可;齐诗、鲁诗、韩诗则日渐衰落,到南宋时期彻底失传。所以,流传至今的《诗经》,实际上是毛诗一派的传本。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足以可见《诗经》的重要地位,我国文学的发展是由《诗经》而起,其精神延绵至今,其中蕴涵着的思想性和艺术成就,不容小觑。

    《诗经》多有男女之爱,这首《子衿》便是其中之一。寥寥几十字,将一女子的相思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她双目远盼,悠心远思,盼望着他的到来,一个人的独角戏演尽了时时在膨胀的思念。

    一天有多漫长,去思念一个人便会知道答案了。相思之苦最苦,杳无音讯最惹人心烦,哪怕只言片语,也好过让她独自呆呆守望。但凡有过思念的人,皆可体会“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感觉,反复思量,反复追问,可那个人还是未能出现在视线中。

    试问,离愁有多愁,相思又有多苦呢?有心爱之人,又无法与之相守的人,怕是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会辛酸落泪吧。只是,为了爱情,又有什么愁什么苦是不能扛下来的呢。哪怕在当时,种种礼教桎梏和束缚,都难挡心中热火,想要爱就需要勇气。

    在爱情面前,矜持是何物,含蓄是何物,都一并忘掉吧,只剩下无线思慕之情,以及想见却见不到的忧愁。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一句,似乎听起来耳熟,好像除了《诗经》之外,还似曾相识。实际上,曹操的《短歌行》中,有“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当然,曹操有此感叹并非出自相思之情,而是对莘莘学子的求贤若渴之情。

    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也是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堪称一代枭雄。从他口中,念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少了百转千回的柔情,多了几分英雄豪气。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想要的是与心上人相聚,解了这相思之苦;“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想要的则是广纳贤士英才,助他一统天下。对于这位女子而言,爱郎迟迟不来,让她心忧;对于曹操而言,人才散落各处,他无法一一拜访,一一邀请,也有焦虑的情绪在里面。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女子与情郎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可见思念之浓烈;“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曹操的求贤之思,绵绵不绝,没有终止的一日。不论是这位平凡女子,还是霸主曹操,虽一个为情,一个为政,心情却出奇的相似。

    面对贤才,曹操自是希望他们能够主动来投奔他,建功立业的机会就在眼前,只等他们到来。创作这首诗的背景,至今无法得出定论,一种说法是赤壁之战之前,在《三国演义》第48回中,曹操在平定北方后,率大军来到长江,意与孙权一决高下。那一夜,皓月当空,月光皎洁,在大江之上,他置酒设乐,欢宴诸将。酒酣之际,他立于船头,一气呵成,成歌成诗。另一种说法是赤壁之战之后,与第一种说法一样,也并无可靠的史料记载。无论何种情境,曹操的情感是真挚的。

    感情千百种,其实交错在一起,却是可以互通的,甚至亘古不变。至今,千年的时光逝去,对爱人的眷恋仍是如此缠绵,如此执着。多少现代女子,同千年前的那位女子一样,痴痴地爱着,默默地等着。

    时而欢喜,时而忧愁,这种喜忧参半的心情,累人也醉人。这就是爱情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snb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