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了解课程意识和课程思维

了解课程意识和课程思维

作者: 燊燊公子 | 来源:发表于2024-02-23 12:11 被阅读0次

    课程意识是教师对课程以及课程元素或系统拥有全面、深入的理解,且具备使用课程思维建设课程的能力的意识。

    课程思维是指具有课程高度,且有目标地从“人本化立场、结构化思维、体系化设计、课程化实施、多元化评价、成果化呈现”等六大方面,按照“研制课程纲要—设计课程资源—开展课程实践—归整课程成果”等四大流程,对课程开展课程化设计与实施的思维意识。

    具体阐述如下:一是“人本化立场”,这是原则。在小学阶段的课程开发与建设中,“人本化立场”就是“儿童化立场”。儿童就是儿童,不是未长大的成人,不能用成人化的思维看待儿童,更不能用模式化的眼光对待儿童,要从儿童思维、儿童心理、儿童视角等出发,设计符合儿童特征的课程活动。儿童需要展示自我的平台,儿童需要充满人文的激励,教育者务必要有这样的儿童意识,站稳这样的儿童立场。当然,这岂止只是儿童的需要,只要是人,都有这样的需求,只不过儿童尤其需要,这与其所处年龄、阶段的心理、生理特点相符合的。只有树立“儿童化立场”,以“孩子的欢乐就是学校的欢乐,孩子的校园记忆就是对学校教育的评价标准”为原则,真正让孩子们站在学校的正中央,才能把教育做到每一个孩子的心里去,才能把“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落实到每一项工作、每一件事务中去。

    二是“结构化思维”,这是方法。用通俗的话表述,结构化思维就是“多维化的设计思维”, 其中,“一个中心,多维视角”就是结构化思维的一种体现,“有始有终,闭环管理”也是结构化思维的一种体现。

    三是“体系化设计”,这是目标。无论是策划工作,还是设计课程,若想取得实效,甚至高效,都必须站在“儿童化立场”,采用“结构化思维”,开展“体系化设计”。

    四是“课程化实施”,这是根本。校本课程设计、开发出来之后,按照课程的要求,必须进课表、进课堂,开展课程化实施,实现课程的价值,发挥课程育人的作用。

    五是“成果化呈现”,这是结果。做工作也好,做课程也罢,人们都应该形成一定数量与质量的成果,把经历转化成经验。但是,有质量、有价值、有意义的成果,往往都不是自然形成的。样态、类型等是需要事先顶层规划的,质量、品质等也一定是经过后期精心设计的。规划设计的过程就是自我成长的过程,显性的是成果,隐形的是成长,这就是在工作中成长的内涵。

    六是“多元化评价”,这是手段。学校中的评价常常是以诊断功能、调控功能为主,比如,测试等。但我一直认为,评价更应该突出激励功能,评价的最高境界一定是激励。试想,如果评价没有激励功能,那么,还要评价干什么?如果评价之后,学生都不爱学习了,这种评价的意义又在哪里呢?因此,学校应该强化评价的激励功能,通过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与毅力,唤醒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总之,知道课程是什么,懂得课程怎么做,明白做到什么程度,就拥有了“课程思维”,也就具备了“课程意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了解课程意识和课程思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stn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