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孔子在春秋末年开创以教授人六艺,收取束脩为报酬,这样一种独特的不以仕、农、工、商来维持生活的特殊工种(古希腊称之为“智者”,现代人称之为“教师”)以后,很多后来的读书人都觉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古代读书是为了走仕途,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个人考中,整个家族的身份地位,就会有天翻地覆的变化,所以古代人以读书做官为傲。
现代人嘛,生存的技能更多,生财的方法也层出不穷,依靠仕途来发家致富的人其实不太多了,校园教育也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判断教学成果的标准。事实上大部分学生把读书作为应付考试的一种必须行为,就导致很多人毕业和工作后不太爱读书,尤其现代网络、流量的时代,有读一本书的时间都可以做一个美妆或带货的直播,这个是直接提现的真实存在,又能得到很多即时的赞美,比读一本书得到的满足感要多得多。资讯大爆炸的时代,碎片化的知识铺天盖地,名言警句和世俗道理被制作的随处可见,导致许多人失去读完一本书、品味其中道理的耐性。
现在社会里,还是有一些人会羡慕能读很多书人,喜欢满心安静、满目坦荡的人。其实读书就是抬手就可以做的事情,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只是耐心就够了。但乱花迷了眼,很少有人能把耐心放在这个上面,结果就变成少部分人像隐居一样的读起书。隐居读书不可怕,最怕把书读了一半的人,典故、道理都知道出处,就是自己不能放在心里理解,跟周围不读书的人一比,自觉内涵深厚,空养了一身虚张声势的傲气回来,却不能把道理用到生活里,让自己安然自若,处事不惊。那么反而会有害,这样徒有其表的傲气,回归到生活里就处处碰壁,会被打击的一无是处。所以能读书的就继续读书,生活里还是温和耐心一点,把日子过好,书才不算白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