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三章 辛亥革命

第三章 辛亥革命

作者: 图南99 | 来源:发表于2020-11-16 21:08 被阅读0次

一、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1)、20世纪初,中国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深化

2)、清末“新政”的破产(主要内容:改革管制,整顿吏治;改革兵制,训练新军;改革兵制,提倡新学;奖励工商,兴办实业)

3)、清政府预备立宪,“皇族内阁”成立

4)、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

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由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发动的,其阶级基础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1905年,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以《明报》为机关报,并确立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资产阶级革命派以著书立说作为宣传与组织工作,主要包括: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警示钟》《猛回头》

三民主义学说

三民主义学说的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1.民族主义的内容:“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2.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明珠共和国

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资产阶级革命派同改良派的辩论

1.围绕要不要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要不要推翻帝制,实现共和;要不要社会革命进行论战

2意义: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实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参加到革命的行列

论战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三民主义思想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催促了革命力量的壮大,为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斗争奠定了思想基础

2、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

1)、革命派未能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不仅不敢旗帜鲜明地提出反帝口号,反而希望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

2)、革命派停留在对民主制度的形式理解上,缺乏对民主建政的深入认识,其方案也不十分具体和具有可操作性

3)、革命派未能把土地制度改革和反对封建主义联系起来,从而无法真正积极农民土地问题

第二节、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

影响最大的武装起义是1911年4月27日的广州起义,史称黄花岗起义

保路风潮以四川最为激烈,这是一场事关名族权益和个人利益的运抵

随着革命形式成熟,湖北新军中的共进会和文学社决定在武昌举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轮,武昌起义引来了全国响应,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爆发了各种各样的武装起义和群众自发斗争,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阶级的革命政权,南京临时政府的各项政策措施集中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在《中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中华民国领事约法”的基本内容

“中华民国之主权民国全体”而“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设国务总理,作为政府首脑;内阁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机关,行使行政权;设法院,行使司法权;参议院为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参议院还有弹劾大总统和国务员的权利;中华民国一律平等,享有人身、财产、集会、结社、出版、言论等自由,享有请愿、陈述、考试、选举等民主权利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中华民国年级领事政府的局限性

一是企图承认清政府与列强锁定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所欠的一切外债,来换取列强承认中华民国。二是没有提出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反而以保护私有财产的借口,维护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和财产

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一个里程碑,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清王朝是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和帝国之一在中国的代理人,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再也不能见了起比较稳定的统治从而为中国人民革命奋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辛亥革命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和民国的见了。它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站址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

3)、辛亥革命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辛亥革命开启了思想进度和民族觉醒的大门

4)、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它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风气的改变和人们精神解放

5)、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亚洲各国人们的革命斗争提供了范例,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资产阶级革命派自身的软弱性。表现为:a、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b、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c、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

2、他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方案在中国行不通,名族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取得最后的胜利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1.在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一方面,以袁世凯为首的封建军阀大力扩充军队,建立特务、警察吸引,剥夺人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各种政治权利,任意逮捕、杀害革命党人和无辜民众;另一方面,袁世凯毁弃辛亥革命过程中孙中山苦心缔造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2.在经济上,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产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

3.在文化思想方面,北洋政府尊孔复古

资产阶级革命法对革命果实的捍卫:

1.发动“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对民主制度的摧残

2.组织中华革命党,反对袁世凯专制统治

3.发动护国战争,反对袁世凯称帝

4.发动第一次护法运动,反对段祺瑞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5.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第二次护法战争的失败,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相关文章

  • 第三章 辛亥革命

    一、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1)、20世纪初,中国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深化 2)...

  • 2018-10-21

    第三章辛亥革命 049. 革命团体的成立:[1]黄兴为会长的华兴会;[2]蔡元培为会长的光复会;[3]1905年,...

  •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二十四

    第三章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清末,随情势而出现了中央集权的主张,但政府却并不明白集权之意,举动混乱,对爱国人士...

  • 辛亥革命:亚洲的觉醒

    今天读书看到辛亥革命,竟然对这段历史很是生疏,只记得上学时学过。 重温历史,辛亥革命意义重大。 可以说因为辛亥革命...

  • 《辛亥革命》观后感

    初高中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对辛亥革命有大致的了解,直到此次《辛亥革命》的观影,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对辛亥革命有了一定...

  • 辛亥革命成功论

    辛亥革命成功论 辛亥革命是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的。毋庸置疑,辛亥革命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代表是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

    7月5日,周二下午,我和先生去参观了广州辛亥革命纪念馆。 广州辛亥革命纪念馆是为了纪念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活动而建...

  • 《Stone小百科》--辛亥革命

    《Stone小百科》--辛亥革命

  • 2018-10-10

    辛亥革命在陕西西府 快...

  • 辛亥革命

    自庚子大难、庚子赔款之后,清朝政府完全变成了西方烈强的走狗政府。慈禧太后曾说,从今往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友邦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三章 辛亥革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suh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