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无处不在的心理学——余华与罗翔对话有感

无处不在的心理学——余华与罗翔对话有感

作者: 思宇高迪 | 来源:发表于2022-10-23 00:38 被阅读0次

    第一个感受,就是真实的荒诞。艺术来源于生活,并且可以肯定的是,真实的生活比艺术更沉重。(地图不是实际的疆域)

    所以我阅读的时候就在想,如果缺乏法律的约束,或者良知的约束,我会不会也释放心中的幽暗。

    第二个感受,我想到的是虚无让人放纵。

    虚无一定会让人放纵,因为绝望会让人虚无。那这种虚无就会让我们不知道为何而生,为何而死,每天也就浑浑噩噩,过着行尸走肉的生活。因此有人会选择用盲目来对抗这个世界。我们生活中见过更多的虚无是一种放纵。

    第三个感受,也是对我个人的一种提醒,我感到真正的幸福就是一种平静。(幸福的真相)

    比如余华老师后面物欲横流的这个时代,很多人很有钱,比如李光头,最后想坐航天飞机上太空。

    但是他上了天内心会有宁静吗?他看着这个地球,看着这个月亮他就会有宁静吗?我们也不知道。

    但这本书让我觉得,不论环境如何,人生真正的战场,还是在我们的内心。

    就像柏拉图所说的,人的理性、激情、欲望,这三个东西始终在征战。也许只有这三个东西保证一种平衡,保证一种和谐,保持一种合乎中道,才形成一种最大的幸福。

    不过这次重读我确实还有一个感受,就是《兄弟》里面所有的人物,其实都是随波逐流的。(顺势而为)

    但另一方面我们来看,贬义词中说只有谁才会随波逐流?死去的东西。

    当小溪漂过,那些死去的昆虫尸体,枯萎的树叶会随波逐流。但凡活着的东西,它一定会去对抗这个潮流。

    只不过在对抗的时候,我们有时候会顺着潮流游一点,感到不对的时候就会朝着相反的方向。这个悖论的核心就在于,我们被命运所选择,但我们又一定要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幽默之下,充满警示

    问:余华老师在获得“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文学奖”的时候,获奖词说您非常艺术性地结合了喜剧和悲剧。

    同样,罗翔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说过一句话我印象也很深刻,您说:“上课的时候讲段子,不是为了幽默而幽默,而是为了让人思考它背后的沉重”。荒诞的,我通过幽默来跟荒诞和解。 荒诞的,我通过幽默来跟荒诞和解。

    另一种是为了超越荒诞,对抗荒诞,是我们通过幽默来体会它背后的一些不合理,而这种不合理是让我们希望奔向那种合理性。

    我记得克尔凯郭尔讲过很多非常非常幽默的段子,其中有一个关于小丑的:有一天剧场着火了,一个小丑就赶快上台跟大家说:“着火了!着火了!”

    下面的人都说:“哇,怎么演得那么好,太逼真了,太逼真了。”

    小丑急得眼泪都出来了,下面还在不停地鼓掌,最后大火把这些人全烧死了。

    很多时候,幽默背后所承载的内容比形式更重要。余华:罗翔说到的这个小丑和观众的故事非常好。

    对我来说,作家最重要的两个品质,我认为一是幽默感,二是同情和怜悯之心。

    幽默感对于一部文学作品来说,体现了这个作家如何和世界打交道。

    结合罗翔刚提到的例子,其实我们都在这个剧场里,这个剧场就是我们身处的社会。

    如果这个社会发生了什么,我们大家都有一份,很多人只看到台上人的那一份很精彩,却没意识到自己也置身于其中。

    这个社会中美好的东西我们有属于自己的一份,这个社会中丑陋的东西我们也有一份,以及这个社会中所有的弊病,大家都有一份。(每个人都是0K的)

    我们以前在讲到鲁迅或者其他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时候,总说他们是医生,其实恰恰相反,鲁迅就是一个病人。他之所以能够写出那些作品,因为他知道自己是一个病人。

    所以我认为我在写《兄弟》的时候,也是一个病人。我写下的这个社会中的弊病,我身上都有,即使我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甚至没有过这样的想法,我仍然有一份。

    生活中永远会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总认为,这个社会的种种问题是你们造成的,不是我,而我是来监督你们,我是来批评你们的。

    做一个比喻的话,这就像是后面的海浪在批评前面的海浪把村庄给淹了,就是这样一个关系。

    耗得起的事,谁怕谁呢?

    所以我觉得精神内耗它一方面可能是消极的,好像人一直在跟自己过不去,但其实它也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为什么?

    如果人不内耗,或者说什么都不耗的话,那他连寻找出口的动力都没有了,精神内耗在某种程度上是在寻找一种出口,寻找自己人生的出口,或者简单地说,寻找我今天的出口,寻找我一觉醒来明天的出口。任何事物都要从两方面去看,这是我的理解。

    所以精神内耗要是从个体来说也许不是一个坏事,只是不能把它变成一个社会现象。

    我自己写作了40年,可以说内耗了40年,并且这40年的内耗不是一次,是由无数次构成的。大家也不要太担心,会走出来的。

    罗翔:那其实很常见了。

    什么叫内耗?内耗就是内部损耗,这不正好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嘛,属于物理学的基本定律,意思就是能量它肯定是从有能量到无能量的。

    只有什么情况下人才彻底不内耗了?生命归零了。

    所以只要人生存在,就一定会有损耗的存在。但问题就是在于,这个内耗它得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

    大家可能都听过尼布尔所说的一段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请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请赐予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生活中有些事情是现阶段根本无法改变的,你跟它耗不起。但是如果有些事情是我们可以去改变的,那我们为什么不跟它耗一下呢,谁怕谁呢,对吧?

    但要知道,在耗与不耗的选择之上,更重要的是拥有智慧去区分哪些可耗,哪些不可耗,哪些可以再坚持一下,哪些应该及时止损。

    我们阅读、学习、增长阅历,终究还是为了能够获得一丁点的智慧。(突破限制性信念)

    如此一来,内耗就是让你在危险中碰到一种机遇,当然可以用积极的眼光去看待。

    因为人生就是这样,躺平有时,积极有时,休息有时,工作有时。(负面事件的正面意义)

    人与命运,台词可以改变剧情

    一个古希腊人说的:命运的看法总是比我们更准确。(教练视角)

    中国的一些俗语其实很深刻地表达了一种观点:人对命运要保持足够的敬畏。我们相信命运的神秘莫测,但是我们依然要顺势而为,要不负今生,要有所为。人生它不就是在有所为和有所不为中间寻找一种合乎中道的平衡吗?(伸手+不拉)

    我经常引用爱比克泰德说的一句话:“我们登上并非我们所选择的舞台,演绎并非我们选择的剧本”。(人生三件事)

    既然很多东西不是你能够选的,那么,当这只看不见的手赋予你一个剧本时,你就要把它演好,因为你也不知道明天会怎样。(教练视角:立足当下)

    我们说不要停留在对过去的悔恨和对未来的忧虑中,过好今天,这个今天也不是放纵,而是负责任。这也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因为这就是命运之手给你的安排。(过去过不去,未来不会来)

    余华:我想是的,虽然剧情不是我们自己决定的,但台词是我们自己说的。(改变经验元素)

    我们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命运到了某个关口说什么话,这些都取决于我们自己。所以我觉得一个人想和时代,想和命运保持好关系的话,他所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的台词说好。(NLP神经语言程序学)

    而且我认为,台词有时候会改变剧情。

    这也是我写作中的一个经验,虽然我有预设的情节,但某一个人说了一句话以后,情节变了。(一字换框)

    希望大家也要相信自己的力量会改变剧情,前提是你的台词要说好。(语言的魔力)

    别人说蝴蝶翅膀的振动会改变整个亚马逊的气候,甚至会改变整个世界的气候。很多人总是怀揣着改变世界的梦想,但其实人最需要的是改变自己,影响你自己才能够影响你周边的人。(改变自己为民除害)

    如果无法改变你自己,你凭什么改变别人。(一个没有疗愈的咨询师做的个案都是关于自己的)

    人这一生说白了,用柏拉图的比喻来说不就是在走出洞穴嘛。

    我们所看待的一切狂热,一切潮流,也许都不过是洞壁的那些倒影,并不是事物的本象。(投射)

    所以我们希望能够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有一个调转,看到火光,进而这种力量能够带着我们走出洞穴。(收回投射)(请保留心中的那束光)

    在这个意义上,人才要读万卷书,要行千里路。

    因为读书就是让我们走出这种时代性的偏见,行路就是让我们走出地域性的偏见,能够更多以一种包容的心看待世界,也能够接受自己的有限性。

    结语:我们这个世界,也不大

    最后的最后,罗翔说:“人需要交流,这是语言、文字、文学和更多美好事物诞生的基础。”

    余华同生感慨:“和不同领域的人交流,在这个过程中能找到完全相同的点,是件很美好的事情。(幸福的真相)

    你会发现我们这个世界,也不大。(世界不大,秋文是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处不在的心理学——余华与罗翔对话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svw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