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考研】中诊的其他辨证方法

作者: 148a4098b41a | 来源:发表于2019-04-04 14:52 被阅读2次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

诊,诊察了解;断,分析判断。“诊断”就是通过对病人的询问、检查,以掌握病情资料,从而对病人的健康状态和病变的本质进行辨识,并对所患病、证作出概括性判断。

卫气营血辩证

卫分证:

发热,微恶风寒,少汗,头痛,全身不适,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有咳嗽、咽喉肿痛。

气分证:

发热不恶寒,口渴,汗出,心烦,尿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邪热恋肺,肺失肃降,肺气不利,兼咳喘胸痛,咯痰黄稠。

热扰胸膈,心神不宁,兼心烦懊恼,坐卧不宁。

热结肠道,腑气不通,则潮热,腹胀痛拒按,或时有谵语、狂乱,大便秘结或下秽臭稀水,苔黄燥,甚则焦黑起刺,脉沉实。

热郁胆经,胆气上逆,见口苦,胁痛,心烦,干呕,脉弦数。

营分证:

身热夜甚,口不甚渴或不渴,心烦不寐,甚或神昏谵语,斑疹隐隐,舌质红绛无苔,脉细数。

血分证:

身热夜甚,躁扰不宁,甚或神昏谵语,出血诸症,斑疹紫黑,舌质深绛,脉细数,手足蠕动等。

卫气营血病证的传变形式:

顺传:卫分--气分--营分--血分,依次传入。

逆传:邪入卫分后,不经过气分阶段而直接深入营、血分。

三焦辨证

上焦病证的临床表现:

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汗出,口渴,咳嗽,舌边尖红,脉浮数或两寸独大;或见但热不寒,咳嗽,气喘,口渴,苔黄,脉数;甚则高热,大汗,谵语神昏或昏聩不语,舌謇肢厥,舌质红绛。

中焦病证的临床表现:

①从燥化:身热面赤,呼吸气粗,腹满,便秘,神昏谵语,渴欲饮冷,口干唇裂,小便短赤,苔黄燥或焦黑起刺,脉沉实有力。

②从湿化:身热不扬,头身重痛,胸脘痞闷,泛恶欲呕,大便不爽或溏泻,舌苔黄腻,脉濡数。

下焦病证的临床表现:

身热颧红,手足心热,口燥咽干,神倦,耳聋,或见手足蠕动,瘛疭,心中擔擔大动,舌绛苔少,脉细数或虚大。

三焦病证的传变形式:

顺传:上焦--中焦--下焦,依次传变

逆传:病邪从肺卫而传入心包

相关文章

  • 【中医综合考研】中诊的其他辨证方法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学...

  • 佛山徐和堂2021-8-05精进玉衡

    一、舜旭分享舌诊进阶——舌与辨证关系 问题一:中医临床常用的辨证方法有? 问题二:舌诊与以上辨证方式的关系? 舌是...

  • 中医考研 | 中诊脾病辨证

    脾为后天之本。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输送营养物质、运化水湿和统摄血液,所以脾病的主要表现是消化不良、大便稀薄、疲...

  • 我为什么热爱寿氏脉学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病人的症状和体征,通过综合分析,辨清疾病的原因、...

  • 中医考研 | 中诊复习方法

    中医诊断学这一门课程层次很分明,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曰四诊,即望闻、问、切;二曰辨证,辨证的方法有病因辨证、脏...

  • 中医考研 | 中诊

    五色主病 赤热戴阳黄脾湿 白虚气血阳寒证 寒瘀痛证青黑共 青风气滞黑肾水 赤色:热证,戴阳证; 白色:虚证(血虚、...

  • 手诊七色

    手诊七色辨证,属于人文手诊学派手诊医学学术中的主要望色基础理论,长期研究表明,手诊七色不同于中医望诊五...

  • 中医考研 | 中诊歌诀

    1、表寒证:伤寒恶寒身发热,鼻塞无汗浮紧咳。中分恶风脉浮缓,头项强痛自汗出。 2、表热证:表热热重恶寒轻,微渴有汗...

  • 你真的会看舌诊吗?

    舌诊是我们的在临床辨证中最常用的辨证方法,也是最直观最形象的。我们通过舌诊可以看出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

  • 把脉超实用脉歌大全!(建议收藏)

    脉诊又叫切脉,是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之一,也是辨证论治的一种不可少的客观依据。 脉诊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医综合考研】中诊的其他辨证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taf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