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检查结果显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乖乖,这种细菌竟然感染了59%的国人,也不知道是怎么算出来的,抽样检查?管它数字的骗术也好,总之感染的人还是挺多的。
一旦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就像被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样,各种胃病接踵而至;幽门螺旋杆菌能使胃癌发生的概率增加七倍;美国已经把幽门螺旋杆菌列入一级致癌物;当代年轻人在抗幽路上吃过多少苦……
其实不是墨菲定律作祟,我看是大数据推送问题,看到这样的问题就去点开看看,久而久之这样的文章都推送给我了。
不过既然被感染了,总是要去治一治的,哪怕现在没症状,如果能预防未来更严重的病发生,这本身就很值得。真的只有生病过,才会知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去年岳父大人也被查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经过半个月的吃药,今年的体检报告里面竟然已经显示正常了,这更加增强了我对“抗幽”的信心,于是,在老婆大人的时间安排下,我预约了周六的消化内科。
去一趟医院挺方便,但是对于人手紧缺的二胎家庭来说都是事,特别是大人去医院,去年老婆大人治疗甲藓,每两个礼拜要去配药复查,持续了好几个月,那时每个周日下午不仅不能安排活动,还得管着两个娃,实在让我痛苦不堪。
岳父大人体检报告中除了常规的三高脂肪肝之外,还有一项心脏的小问题引起老婆大人的注意,说是要去复查。而如果没人陪着,老人家肯定不会去的,既然都要去医院,那么就一起吧,于是也挂了号。
怕同时叫到号,于是分开了时间,岳父大人的心血管内科号挂在了9点半,18号,我自己的消化内科号挂在了10点半,46号。
有点事总能让人心绪不宁,于是我们一早就坐地铁出发了,到医院才八点半不到。
首先自然是陪岳父大人去看病,取号签到排队,心血管内科人相对少一些,等我上楼签个到回来就轮到岳父大人了,医生翻看着体检报告也没说啥,意思意思配了点降血脂的药,毕竟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心脏反应出来的问题很可能根源不在心脏上,又或者写体检报告的人本着宁可无功不可有过的想法小题大作,反正没啥大问题就好,挂号17块、配药5块2,合计看病22块2,倒还是来回十块钱的地铁费占了费用很大比例。
岳父大人拿了药后就先行离开了,我看了下时间还不到九点,而我挂的十点半的46号就惨了,岂不得坐等一个半小时?盼望着也能像岳父大人看病那样没啥人,马上就能轮到,然而一等,我发现我太天真了。
国人有心脏毛病的少,有肠胃毛病的多,因此虽然号多,病人更是络绎不绝,加上复查的优先的插号的,我这种自然号不知道要等多久了。
什么?号是按顺序来的,过号签到也能优先轮到?只要签到了,就按顺序来,而不是到哪个时间叫哪个号?当然是这样,不然怎么算?那我挂了个46号岂不就是个傻叉?当时挂号的时候十几号都有啊,过时间没关系的话,我晚点来签到岂不马上就轮到了?
就在我这样想的时候,十几号的号被插进来三个。确实如此啊,只能说我自己医院看病经验不足,因此白白等待了两个多小时。
谁说十点半一定能看上了?等叫到我的号时已经将近十一点,这下都要担心来不来得及取药了,万一来个十一点半下班了,让下午两点再来取岂不尴尬?
医生那边很快,快到与等待的漫长形成鲜明对比。反正就是看了报告,就给开了药,给了张单子说明注意事项,我也没问太多,医生已经叫下一位了。可即便如此速度,等待时间还是很长啊。能不能系统设计成这样,按照预约时间的标准差进行叫号,而不是一味按顺序来?没有按时到过号了,这些人虽然号早,但也应该等待啊,不然大家都抢最前面的号,不就乱套了吗?根本算不准大概的时间,等待时间就无谓拉长了。
由于药中含有抗生素,我需要做青霉素皮试,这一来一回又是二十多分钟,等药取号已经将近十一点半了。还有一种药医院不进,需要开处方到对面药店去买,呵呵,那药店竟然火爆的要命,比医院取药排队的人多多了,这里面多少道道,普通人都能瞧出个大概了。果然,处方药价格是其他四种药价格的总和。但对于个人来说,这些都无所谓,只要药到病除,什么都值得了。
但愿能一次性除个干净,好好吃药,好好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