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笔·渴径途中
曲径通幽处,而这幽处所在的时空却跨越了十数年之久。穿过浓密的草藤天然织成的帘,在岁月长河中踩响枯枝落叶的残骸,不过十步的脚程便迎头撞上了落日的余韵,萋萋芳草坪上的来客得到时光老人殷勤的款待,远方田地里的牛脖子上的铃声漾出水一般的波纹,再逗不笑这几个孩子了。
这时丛林里分出两条路,一条往上,一条向下,都是回家的方向,不过同行者仍走出了不同的期许与收获。在这分叉的路口,分明是山崖,那被何人凿出来的浅浅的洞穴里,还剩有几块熟悉的“化石”?残留的灰烬与未完全燃尽的棒枝倚在一起,证明此处从未消失过的人迹,再看背后的洞壁,原是注明了“重岩”这一名称的来历。
我们是从大地的裙边攀过去的,有种熟悉的草的味道混合在泥土里,试探性地冲击记忆中的壁垒,探手撑在土堰边上,这中间的几簇小小的植物有些眼熟,想起了这似乎是一种可食用的莓,但不能吃多,否则会流鼻血。再有一个蜿蜒就到了,此刻目光所致已能望见那排房子的侧面,这条小路发生过一件骇人的事,再多往上走几步,还能见到那条在我身上留下伤疤的小径,不过它现在似乎没有从前那般刁钻,而是变得平和,只不过路旁细细的竹仍是那般营养不良一般地模样,并很是装作柔弱的样子,可我们已结下了这十多年的梁子。我们爬上来的途中不见了记忆中印象深刻的牵牛花与狗尾巴草,好在这个季节,路边的树已撒满了洁白可人的樱花,也算有所慰藉。
在目的地的停留时间最是短暂,因为我们已经口渴难耐了,顾不得欣赏这里诺大的变化。那块草坪消失自然在意料之中,房子后面的那条路却仍是那般面貌,最初奔跑过的路都是向上的,蜿蜒的,崎岖的,不平的,并且很短暂。现在往回走,往下走,路的坚实与耐心令这十数年的距离形成一个似乎很高大的影子,并落入我手机的镜头里,我知道这是借了夕阳的光,并加上我所处的位置带来的角度,才有了这般光景。
再次穿过这道帘,回到了途中的那道山崖,我记得这里是一个可以落脚的地方,只是崖边的风景并不开阔。这毕竟不是真正的崖,更像是一座开阔的巨大洞穴,由于斜背着太阳,倒显得厚重而压抑。山崖边缘的小小“木屋”里已被时间拧干了水分,养蜂人应是从这里得到过甜美的蜂蜜。而大石下的沙坑里还有一些不大明显的涡轮,这里的原住民是古老的艺术家,现在只能搬进在我已经模糊的印象里了。
归途,同一条路上有了不同的渴望,不只是两个不同的方向,亦不仅仅是身体的生理需求,而像是暗喻某种人生的处境,寻找水源的途中亦是在寻求改变。
2020/03/01夜
网友评论